2021年4月2日,為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們艱苦奮斗的精神,管理學院團學干部走進武漢市施洋烈士墓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
在霏霏細雨中,管理學院團委學生會全體成員到達施洋烈士墓后一起向烈士鞠躬致敬、獻花,默哀,周圍綠蔭滿園,安靜莊嚴。同學們了解到施洋革命先輩的生平事跡,感受到革命反動派的殘酷,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烈士永生,浩氣長存,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參觀施洋烈士墓
自施洋烈士墓返校后,管理學院團學干部在5號教學樓開展“講述家鄉革命英雄”的座談會。高宏同學講述在解放戰爭時期,瓊崖縱隊、黎族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部隊緊密配合,最終贏得了海南的解放。其中尤其是海南女性是參與國家解放和國家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征。肖宇航同學講述了來自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的一名堅定的紅軍女戰士李美群,她不僅代表新婚丈夫報了名,還動員自己唯一的弟弟參加紅軍。在興國縣掀起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的熱潮。雖然之后因身份暴露被抓,但拒不認罪,最后病逝獄中。緊接著,楊濤同學向大家介紹貴州安順的老革命前輩王若飛的故事,王若飛先生是杰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他的一生似乎都在為國家奉獻。在一次回延安的飛機中,由于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留下的最后一句話便是:一切要為人民打算。
通過本次活動,廣大青年學子更加深刻理解了“先有國,才有家”的含義,明白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大家來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分享革命故事,正是在提醒我們當代青年人應培養家國情懷,不負先烈們的犧牲,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不斷努力奮斗。
(審核:李川國 編輯:張鈺珩 來源: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