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婷婷

(圖片:體育學院學生標兵候選人肖廣遠)
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yè)2019級學生標兵候選人肖廣遠,中共黨員,曾榮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yōu)秀學生一等獎、三好學生、社會實踐獎學金、社會工作獎學金等,獲得十佳志愿者、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校級優(yōu)秀志愿者、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大學生創(chuàng)新標兵、“石榴籽·青馬工程”新生體驗計劃優(yōu)秀營員等榮譽稱號,現(xiàn)為中南民族大學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支教保研至中南民族大學。
肖廣遠說,他熱愛他的每一個伙伴、每一個團隊、每一次實踐、每一份工作。大學四年,肖廣遠在學習之余,積極投身于學生工作、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幫助更多的人,收獲更多的笑容是他的目標。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正在努力踐行的。
“翱翔于天空的雄鷹,需要經(jīng)歷逆風飛行的歷練,一直不忘初心,走在強大自己的路上,走在服務社會的途中。”關于“我們的四年”,這是肖廣遠的答案。
初心如磐,篤行不怠。“我也曾想,大學怎樣才會自律?現(xiàn)在看來,那就是,每天回想一遍自己的初心?!毙V遠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學生,學習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他認為要學會享受學習,方法有很多種,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于肖廣遠來說,相比于自己一個人看書,他更傾向于聽老師、同學、朋友的講述,如此就會產(chǎn)生思想碰撞,對他來說是一種開拓新思路的好方法。“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那就不要錯過任何一個使你優(yōu)秀的機會。”在學習這條路上,他不松懈,在工作這條路上,他也一直在歷練自己,從院團委、青協(xié)到校學生會,處處可見肖廣遠成長的足跡。從開始認為工作繁瑣和嚴苛,到后來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種任務,肖廣遠經(jīng)歷了磨練,也取得了進步。
當被問到如何在工作和學習之間游刃有余時,“我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忙起來,我喜歡充實的感覺。事情安排緊一點,擠一擠總是能干完的。”他沒有午休的習慣,也延續(xù)了高中體育訓練時吃飯的速度,“我放棄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在他看來,自己只是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并且愿意為之付出時間的方向,穿梭在學習與工作中,他甘之如飴。
奉獻如歌,青春作證。一善之功不為難,難于不懈付年年。作為一名中共黨員,肖廣遠不僅積極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也用實踐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宗旨,投身于志愿活動。大學三年,累計志愿時長300余小時。他在武漢一中、三眼橋小學、光谷一小、關山小學等中小學校開展校外志愿活動;參加校級迎新、挑戰(zhàn)杯志愿者、校運會志愿者等志愿工作;開創(chuàng)“校運會訓練指導”志愿服務項目;連續(xù)兩年寒假期間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參與到基層防疫工作等。他說“這些經(jīng)歷是我大學生活乃至整個人生中十分寶貴的財富。”其中,慰問“城市英雄”實踐活動是他印象最深刻的經(jīng)歷?!澳鞘?020年7月,疫情剛穩(wěn)定時,我面對面地同堅守在武漢最基層的抗疫英雄交流,真正感受到了抗疫工作者的艱辛,和黨員同志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p>
他說“我的詩和遠方在西部”,他向往西部的土地,他鐘情那片天空。大學四年,他用行動證明了體育人的精神,不怕失敗、敢于拼搏;他用雙腳踐行了志愿者的使命,支教是他的夢想;他用肩膀扛起了青年人的擔當,服務基層是他的志向;他用雙手筑起了民大人的博愛,奔赴邊疆是他的情懷。如今,他是中南民族大學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是他對民大、對祖國的誓言。明年,他將帶著民大人的情懷,跟他的伙伴一起踏上西部的土地,繼續(xù)書寫民大人的故事!
(編輯:于欣 易欽 審核:劉紅娟 上傳:易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