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思怡、圖/陳驪姍、魏邱霞)10月25日下午,我院在潤良報告廳隆重舉行了第十四屆“耕耘金秋”學術報告月開幕式暨特邀學術報告會。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特邀嘉賓羅亮教授、劉筆鋒教授、曾紹群教授,院黨委書記賀銘、院長陽小飛、學院部分老師以及全體研究生出席會議。本次大會由陽小飛主持。

圖為陽小飛主持現場。魏邱霞攝
劉義代表學校致辭,他首先肯定了學術報告月的重要意義,并指出將科研轉換為臨床應用、為人類健康服務,是每一位生醫人的神圣使命。同時,他也希望,每一位老師和學生能夠借助此次交流會碰撞出更多創新思想的火花,在未來的道路上,秉持著創新精神,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學院的學科發展貢獻力量。

圖為劉義發表致辭。魏邱霞攝
學院黨委書記賀銘介紹了學院過去一年取得的成就。而學術報告月作為學院的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能促進師生與國內外專家的交流,更好地推動學院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在未來,學院將繼續秉持“醫工融合,智惠民生”的院訓精神,加強學科建設,為祖國醫療健康事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圖為賀銘發言現場。魏邱霞攝
羅亮教授作了關于題為《生物醫用聚二炔材料》的報告。羅教授向我們講解了他們研究的以聚二炔為載體的拉曼成像技術,詳細介紹了py序列探針的研究過程和降解機理,也向我們展示了該技術在腫瘤殺傷、糖尿病降解等疾病的應用上取得的的重大突破。

圖為羅亮作學術報告。陳驪姍攝
隨后,劉筆鋒教授作了關于題為《微流控芯片體外診斷新技術研究》的報告。劉教授以濫用抗生素引發的危害為切入點,指出發展芯片診療的必要性。其中,從核酸檢測和免疫分析上來看,芯片診斷主要是運用PCR擴增技術,與傳統檢測方法相比,更為省時、省力。

圖為劉筆鋒作學術報告。陳驪姍攝
最后,曾紹群教授作了關于《飛秒激光精準眼科手術》的報告。他向我們闡述了激光手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研究過程,在面對技術條件落后和競爭壓力激烈的情況下,他們成功研究出測量更為精確的飛秒技術。

圖為曾紹群作學術報告。陳驪姍攝
“耕耘金秋”學術報告月系列活動是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學術品牌活動之一,每年秋季舉行的學術報告月會邀請業內專家學者來院講學。據悉,在未來的一個月時間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還將舉辦多場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活動。

圖為現場提問環節。陳驪姍攝

圖為講座現場。陳驪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