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圖文/代興瑞)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政校合作機制,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3月21日上午,武漢市科技創新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柯敏一行率隊蒞臨中南民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圍繞“校企協同創新與成果轉化”主題開展專題調研。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覃瑞,科學研究發展院副院長張澤會,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賀銘、院長陽小飛、副院長陸雪松、教授高軍峰,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帖軍,藥學院副院長楊新洲,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崔勇強等參加調研座談會。會議由張澤會主持。

圖為會議現場
在致辭中,覃瑞對科創局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雙方分別介紹各自參會人員后,武漢市科創局各部門負責人系統闡述了科創局在服務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中的戰略定位,重點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提出構建“政府引導-高校研發-企業承接”三位一體轉化模式。針對中藥資源現代化開發議題,科創局專家強調需依托大數據與智能制造技術突破傳統研發瓶頸,并詳細解讀了科技成果標準化登記流程及全鏈條扶持政策。“高校應成為創新策源地,我們將在平臺共建、項目孵化、資金配套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支持,助力‘實驗室成果’向‘生產線產品’跨越。”柯敏表示。

圖為科創局副局長柯敏
覃瑞從學科布局、科研優勢、社會服務等方面介紹學校發展現狀。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陽小飛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歷史和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以“智能健康監測及疾病干預工程研究中心”為平臺,展示了在高原病診療研究領域的前沿突破;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帖軍以“民族地區特色大數據平臺”為例,闡釋信息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藥學院副院長楊新洲、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崔勇強分別就民族醫藥分子機制研究、柔性電子傳感技術產業化路徑作專題匯報。雙方針對成果轉化中的產權界定、市場適配等關鍵環節提出建設性意見。

圖為陽小飛匯報
會議最后,覃瑞指出,學校將與各學院通力合作,共同攻克校企合作中的難關,將成果登記和轉化工作整理分類、分級推進。他強調:“中南民大將以‘頂天立地’為導向,既瞄準國際學術前沿,更扎根產業實際需求,為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注入強勁動能。”

圖為覃瑞總結發言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為雙方搭建了深入交流的平臺,也為推動校企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雙方將以共建聯合實驗室、設立成果轉化基金、開展人才互聘等舉措為抓手,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應用”貫通式創新體系,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書寫校地協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