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浩然,圖片/王浩然) 4月3日,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25年本科大類專業分流宣講會在學術會堂舉行。專業教師陳軍波、周慧、劉李漫、鄭冬云、李旭及24級輔導員葉穎出席,全體2024級本科生參會。
陳軍波老師首先系統闡述了學院四大專業方向:生物醫學工程,側重醫工交叉創新;醫學信息工程,聚焦醫療信息化與智能算法;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實驗班,深耕再生醫學領域;智能醫學卓越工程師班,強化醫學人工智能實踐能力,通過培養方案對比幫助同學們建立專業認知框架。
圖為宣講現場
周慧老師以“健康中國建設”為切入點,解析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跨學科優勢。通過課程體系講解、競賽成果展示及持續提升的升學就業數據,闡明該專業在推動醫療技術創新、提升臨床服務水平中的核心作用。
圖為周慧介紹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劉李漫老師通過表格對比,幫助同學們厘清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和醫學信息工程專業二者的異同點。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更側重醫療軟件算法開發和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在升學和就業方面,都呈現一個良好的趨勢。
圖為劉李漫介紹醫學信息工程專業
鄭冬云老師以人造器官、醫用假體等臨床案例為引,闡釋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專業的科研價值。隨后,她向同學們細致介紹生物材料和組織工程實驗班的具體情況,介紹了該專業的課程體系,并提醒同學們要考慮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去選擇對應的專業方向。
圖為鄭冬云老師宣講
負責智能醫學卓越工程師實驗班的老師陳軍波為同學們做該實驗班的詳細介紹。卓越班在課程設置方面設有豐富的實驗課,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設置人工智能模塊課程和實驗課,以及生物醫學電子、醫學人工智能等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醫學實踐的能力。該實驗班的教學團隊由生物醫學工程和醫學信息工程領域的骨干教師組成,為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往年數據來看,卓越班在保研升學方面的占比率都較高。該實驗班在參加競賽方面也是生物醫學工程的主力軍。該實驗班招生選拔通過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選拔出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加入到實驗班中。
圖為陳軍波老師宣講
會后,葉穎對此次宣講會做出總結,并提醒同學們專業選擇需結合國家戰略與個人興趣審慎決策,切勿盲目跟從。此次宣講會為學生提供了權威的專業認知與指導,助力他們在即將到來的大類分流中做出理性選擇,為未來職業發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