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玥杉,圖/醫工融合卓越工程師訓練營)為深化醫工交叉領域的實踐教學,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暑假期間,中南民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與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聯合舉辦的 “醫工融合卓越工程師訓練營” 開展核心實踐活動。兩校學子共同走進與我院簽訂訪企拓崗合作協議的優質合作企業 —— 深圳哈維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由我院優秀畢業生范昊男創辦),通過實地考察、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近距離感受醫療器械行業的研發邏輯與產業生態,不僅為 “醫工融合” 人才培養注入鮮活的產業實踐力量,更將校企訪企拓崗合作從 “協議落地” 推向 “實踐深化”,為后續產學研協同育人、實習就業對接夯實基礎。

圖為哈維醫療參觀合影
哈維醫療:醫工融合賽道的創新實踐者
當前醫療健康產業加速向“智能化、精準化”轉型,“醫工融合”成為突破醫療技術瓶頸的關鍵,行業亟需懂臨床、通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此,訓練營以“企業參訪+行業對話”打破理論邊界,讓學子在真實產業場景中理解“醫工融合”內涵。而聚焦呼吸支持設備的哈維醫療,其產品深度結合臨床需求與工程技術,正是此次實踐的理想學習樣本。
哈維醫療成立于2019年,是專注于醫用與家用呼吸支持設備的高新技術產業,總部位于深圳。核心產品涵蓋呼吸和ICU、麻醉和手術室、急救和應急、睡眠和呼吸病及康復健康管理五大業務板塊,國內與多家三甲醫院合作,海外市場拓展至東南亞、歐洲。企業已通過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流程保證產品質量。

圖為哈維醫療企業商標
親師兄領航:從校園到企業的成長啟示
企業創始人范昊男是我院2008級本科生。本科畢業后赴美國塔夫茨大學深造并積累海外工作經驗,回國后從基層醫療設備銷售做起,摸清臨床需求,在與醫院、醫生的對接中精準捕捉行業痛點。隨后,他組建團隊進軍呼吸支持設備研發領域,最終帶領團隊克服多重挑戰,成長為行業新銳力量。
抵達哈維醫療后,兩校學子首先與范昊男師兄、研發總監李工展開近5小時深度對話,圍繞“崗位能力需求”、“職業規劃”、“醫工融合實踐”三大核心議題,結合企業實際業務流程拆解行業邏輯。交流期間,我院學子積極發言,結合自身困惑提問,直擊職業與實踐痛點:
陳玥杉同學提問:“本科就業是否比讀研差?直接就業競爭力不足怎么辦?”
范昊男師兄答:“本科就業未必比讀研效果差,先工作1-2年能明確企業真實需求,后續讀研可更有針對性,且讀研的學費生活費工作不久就能賺回;民大學生若對科研沒有絕對熱愛,不必盲目跟風考研,可先通過實習或醫工融合訓練營摸清方向,比如再生醫學、數據安全等賽道,再決定是否深造。”
于晚晴同學提問:“雙非本科想做醫療器械硬件研發,需積累哪些實踐經歷?”
李工答:“建議從‘小項目實操’入手,比如通過訓練營參與簡單的硬件調試——像呼吸機壓力傳感器校準,先掌握萬用表、示波器等工具的使用;再通過實習跟進‘部件測試’環節,了解硬件可靠性測試的標準流程,比如高低溫測試、振動測試的參數設置。我們團隊的年輕工程師,很多是從‘協助測試’做起,逐步掌握核心設計能力,關鍵是要‘帶著問題學’,比如測試中發現傳感器數據波動,要主動研究是硬件選型問題,還是電路設計問題。”
王天姿同學提問:“大學期間做哪些事,對未來工作幫助更大?”
范昊男師兄答:“參加學生團體活動,比如主持晚會、加入學生會,能錘煉溝通協調與抗壓能力;抓住實踐機會,有條件就參加醫工融合訓練營,沒條件就去實習;若想走學術道路,可跟著老師做課題,避免“什么都不干”;豐富人生體驗,培養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對未來職場協作有幫助。”
我院學子還就“35歲職業危機”“AI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瓶頸”等問題展開討論,李工以自身經歷補充:“醫療器械行業‘越來越吃香’,比如硬件研發需要熟悉法規標準、規避技術坑點,這些都靠項目經驗積累;但前提是要持續學習,我從機械工程師轉型做硬件研發,用兩年的時間自學嵌入式編程,才能跟上產品迭代節奏。”

圖為營員與范昊男交流

圖為范昊男向大家講解哈維醫療的設備

圖為范昊男帶領營員進行產品參觀
實地參訪:從理論認知到產業實踐的閉環
交流結束后,在李工的帶領下,我院學子走進哈維醫療參觀產品。在研發實驗室、生產組裝車間與產品測試中心的實地參訪中,學子們直觀看到了ISO13485 標準在實際生產中的落地場景——從硬件設計圖紙上的法規適配標注,到測試中心里按標準流程運行的可靠性試驗設備,再到生產線上的質量管控節點,切實理解了“醫工融合”是臨床需求、工程技術與行業標準的三方協同。
此次參訪以“親師兄引路 + 企業實戰解析”的獨特形式,讓民大學子看到了從校園走向產業的清晰路徑。范昊男師兄在交流最后特別提到:“母校‘立足應用、注重實踐’的培養理念,讓我在職業起步階段就具備了快速切入行業的能力。民大學子不必妄自菲薄,醫工融合領域需要的正是‘懂臨床、通技術、知法規’的復合型人才,而你們在訓練營中接觸的產業實踐,已經領先于許多同齡人。”
愿每一位參與此次實踐的民大學子,都能以師兄為榜樣,在“醫工融合”賽道上扎根生長。請記住:你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既有母校堅實的培養支撐,又有廣闊的產業藍海等待開拓。帶著這份自信與擔當,用工程技術回應臨床需求,用創新思維書寫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新篇章——這既是哈維醫療作為行業先行者的期待,更是每一位民大生醫人未來可期的使命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