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伊始,一場特殊的戰斗在我的家鄉——武漢悄然打響,一個特殊的名詞——“新冠”迅速被人們熟知,一支特殊的隊伍——抗“疫”小組傾心守護著百家燈火。
兩個多月里,我親眼見證了封城下的武漢,親身體味著疫情中武漢人的生活,也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親歷著抗擊疫情的戰斗。任思緒如脫韁的野馬盡情馳騁,不由自主提筆疾書,愿我的戰友勝利凱旋!
我參加的這支社區疫情防控服務隊伍,可謂名副其實的“雜牌軍”,有省直機關的黨員干部,有小學校長、大學老師,也有市、區企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還有一個小小的我——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學生。共同的目標讓70后、80后、90后、00后的我們攜手前行、并肩作戰,就在這個有著100來戶、200多人的居民小區——建信小區,這里是我們的主戰場。
謝陳新:洪山區教育局下沉社區黨員,我的組長
她是一名小學校長,在疫情伊始,謝組長作為最早一批下沉到社區的干部,每每會在居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作為我們這個團隊的組長,她統籌規劃好了每一個人的工作職責,明確了每一個人的職能分工,做好了帶頭作用。
劉才進:省民政廳下沉社區黨員,我的戰友
在“手拉手”行動中,每一名下沉干部都要與一名困難戶結成對子,形成對口幫扶。劉叔每天都會與他的幫扶對象李先生聯系,起初兩人只是用微信進行簡單的交流,有時候李先生會對這種幫助感到排斥,態度對劉叔也不是很好,但劉叔并沒有因為李先生的態度而感到心寒,相反地,劉叔用更加多的耐心去詢問李先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多次上門為李先生送愛心菜,也許這種暖意慢慢感動到了李先生,慢慢地兩人用視頻電話代替了原先的打字聯系,兩人仿佛老友一般地交流著彼此的情況,李先生愿意向劉叔表達自己的困難,而劉叔也更愿意向這位老友提供幫助,也許這就是“手拉手”行動所產生最好的結果。
陳濤:省民政廳下沉社區黨員,我的戰友
“辛苦志愿者了,辛苦的同時還要做一把消防員。”“為我們小區的守護者致敬!正巧在陽臺目睹了全過程,不得不給他們點贊。看到他們一聽到有人喊救火,立馬就跑上去,沒有一秒遲疑”......這是來自小區業主群的熱評,他們在為挺身救火的英雄點贊。
事發3月7日上午,陳濤在與其他防疫人員分發愛心蔬菜時,突然聽見有人喊“著火了,快來救火啊”,便迅速與同伴提起滅火器,不顧一切沖入濃煙密布的廚房進行滅火,很快著火點被撲滅,現場無人員受傷。當后續施救人員跟上去的時候,才發現他已經被熏得滿臉煙塵卻渾然不覺。滅火后,一起救火的同伴問他,你是不是當過兵啊,怎么那么快!他只是笑了笑不作答。也有人說,廚房著火會引起爆炸并問他當時怕不怕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來不及多想,本能反應”,如此質樸而堅定!
王剛:武鍋能源下沉社區干部,我的戰友
王剛是我們團隊中第二早來建信小區工作的干部,工作了四十多天我們現在的工作有為困難戶發放愛心菜,為居民買藥和一系列的繁瑣工作,而在當初這些工作都是由王剛一個人來做。也許在這四十多天王剛有過想歇一歇的念頭,但他始終放心不下這里的工作,依舊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一絲不茍,盡職盡責地為這場戰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在3月7日的火災中,也是王剛與陳叔一齊去為小區居民滅火。
張韻:武漢商學院下沉社區干部,我的戰友
在我們的團隊中有著一位老師,在白天上網課之余也投入在抗疫的工作中,她便是張韻張老師。在我的印象中,張老師十分平易近人,也是在小區中出名的熱心腸。在疫情期間,小區劉安平老人家中沒有蔬菜時,她會將自己的蔬菜送予老人,卻“謊稱”道是社區里送的愛心菜。在小區居民缺乏肉制品,沒有渠道買肉時,張老師聯系上了超市,為居民提供了買肉的渠道。在我剛當志愿者,缺乏防護物資時,張老師主動將手套,防護服和口罩給我。對老人有著孝心,對居民有著熱心,對同事有著暖心,這就是一位老師所能為這場戰役帶來的貢獻。
王磊、張子祿:小區居民,我的戰友
和我一樣,同是這個小區的居民,他們二人所值守的點是夜班,雖然這個時間點人員稀少,并沒有太多人員出入,但他們的職責同樣重要,這個點非常容易讓人產生疲勞,也許會在工作中產生疏忽,但他們在這么長時間的堅守中沒有出過一絲紕漏,對于人員的出入依舊嚴格把關。有時遇上夜間發放愛心物資,他們顧不上吃飯就往困難住戶家里沖,只希望將政府的關愛迅速傳遞到居民心中。
馬博文和劉曉羽:洪山區統發投下沉社區干部,我的戰友
他們在戰役的關鍵時刻加入到我們團隊,快速熟悉進入工作角色,開始一對一困難住戶慰問幫扶及信息管理工作,幾天后他們便被委以重托,負責無疫情小區臺賬編制整理工作,他們迅速多方搜集資料,以三天的超快速度完成700多頁臺賬裝訂,通過不懈努力,建信小區順利完成無疫情小區評定。不僅如此,他們還主動向小區居民宣傳防疫知識,面對居民不戴口罩不聽勸阻的情況,他們耐心勸導糾正,遇到居民不符合要求想要外出的情況,他們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反復強調疫情防控的嚴重性和重要性,不厭其煩宣傳引導,全力當好“宣傳員”。
而我,一名00后的志愿者,在加入這個團隊后,也被這優良的團隊氣氛所感染,從各位前輩身上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為居民們服務需要耐心,要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去為居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武漢保衛戰,是一場遭遇戰、阻擊戰。當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生活遇到困難,是他們,一個個黨員干部第一時間站了出來,細致服務,傾心奉獻,涓涓暖流溫暖著一顆顆需要撫慰的心靈;和他們一起戰斗的日子里,也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對他們而言,“為人民服務”不是貼在墻上、掛在嘴邊,而是深深植根于心底。也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春天已經來臨,疫情總會過去。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我相信,我們,將永遠在一起!
原文鏈接:
http://www.hubei.gov.cn/zhuanti/2020/gzxxgzbd/qfqk/202003/t20200327_21947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