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學校在學術交流中心召開新學期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工作布置會。校黨委書記邊境、校長李金林、副校長段超,各學院院長,研究生院領導班子和各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段超主持。
研究生院院長何冬蘭介紹了2022年度下半年我校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主要工作。副院長蔡燦武、李涵偉對民族學學科調整及學位授予、導師管理、研究生招生和新生資格審核等工作分別作了說明。
李金林就做好秋期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抓好新一輪博士點立項學科建設工作。各學院尤其是立項學科點要盡早謀劃、全力以赴。二是抓好新版研究生培養方案實施和教學大綱制定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壓減5人以下的小課堂。各學院要在11月底前完成教學大綱的定稿。三是切實抓好研究生培養質量。各學院要隨時聽取校院兩級督導及同行聽課的反饋意見,抓好研究生課堂教學。學院班子成員、專業負責人、研究生院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要定期聽課。四是繼續抓好研究生招生和就業工作。要繼續擴大招生宣傳,吸引優秀學生報考我校。要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確保就業數據真實準確,尤其是要營造碩士研究生考博氛圍,提高研究生升學率。
邊境傳達了國家民委關于民族學學科調整方面的指示,要求各單位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在行動上抓緊落實。他指出,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學學科調整直接涉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建構,要切實轉變思維,進一步推進由差異性向共同性的轉型。在行動上,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要牽頭抓緊完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目錄外二級學科的論證及備案工作,力爭納入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科學研究方面,要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基礎理論性問題和實踐性問題研究;人才培養方面,要切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科建設成果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中華民族史觀。就進一步做好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他提出:一要抓好教材這一教學載體,堅持凡選必審、凡用必審;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國家標準為導向,編撰高質量教材或教案,保障教材或教案的規范性;教師授課時教材、參考書或講義須有其一。二是研究生導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引,塑造良好的教風學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建設團結協作、蓬勃向上的研學團隊。
段超強調,各單位要按照此次會議要求,把研究生教育和學科建設工作做細做實。一是要抓好研究生培養質量關鍵環節,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學水平;二是要繼續加強學科建設,做好民族學學科調整相關工作;三是各學院要全面梳理工作任務,確定工作目標,共同努力,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