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于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我校各族干部師生通過電視、網絡、廣播等多種形式關注閉幕會,并紛紛表示,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催人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
邊境(校黨委書記):今天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黨的二十大明確宣示了黨在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了宏觀展望,科學謀劃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昂首奮進新時代,同心共筑中國夢。黨的二十大吹響了新時代奮進的號角,更為邁進新征程譜寫新篇章提供了行動指南。新時代偉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刻領會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質和內涵,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團結帶領全校各族師生聽黨話、跟黨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立德樹人各項工作中,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大潮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李金林(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今天,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連日來,學校師生員工認真聆聽、學習、討論二十大報告,深刻感受到新時代十年的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新時代十年的輝煌成就和偉大變革彪炳史冊,來之不易。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為高等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新的跨越指明了時代坐標和歷史航向。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回顧非凡十年,備受鼓舞振奮,展望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深感責任重大。新時代新征程,學校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對照黨對民族工作和教育的新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帶領廣大師生在新的趕考路上保持如饑似渴的學習心態,與時俱進,銳意進取,主動作為,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本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顯擔當,在夯實根基、鑄魂育人上見成效,在新起點上繼續書寫學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用實際行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王懷崗(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當好“學懂”的排頭兵、“弄通”的明白人和“做實”的先行者,把思想偉力轉化為忠誠履職、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我們要結合黨對民族工作、教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要求,自覺踐行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組織全校師生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理論武裝、學習宣講、新聞宣傳、主題教育等各項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學校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馬莉(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才辦主任、人事處處長):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鼓舞人心、令人振奮。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高校承載的使命和責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和迫切。勇擔教育新使命,踔厲奮發新征程。我們將堅決貫徹二十大關于人才工作的戰略部署,將會議精神有效轉化為實際行動和扎扎實實的工作效果。堅持人才強校戰略,以強化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為發展關鍵,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重點,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科研創新能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徐其濤(校團委書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黨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對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學校各級共青團組織的首要政治任務。我們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深切寄語和對青年工作的明確要求,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轉化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學校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共青團改革向縱深發展。我們要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聚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主責主業,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熔鑄于各族青年血脈,團結和引領廣大青年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黎大有(計算機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歷史、理論、實踐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的“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印象特別深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為高校做好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使命,努力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更多戰略科學家和卓越工程師。
程蹊(第五屆“教學標兵”、經濟學院教授):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高校教師和共產黨員,我要繼續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教學和科研中繼續砥礪前行,用實績響應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李小軍(2021—2022年度湖北省“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選派人員、藥學院副教授):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一個新的時代撲面而來,作為一名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脫貧攻堅的偉大,還提出了鄉村振興的要求,讓參與其中的我倍感自豪。2018-2020年間,我先后駐村、掛職,以中藥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如今雖已返校,但我還是長陽縣的產業顧問,也是鶴峰縣的“三區”人才,這正是在努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在國家需要、自己擅長的領域切實發揮作用。我輩生活在當今中國,務必自信自強,不斷提高自身科研素養和業務水平,將個人命運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盡可能地發光發熱。
劉甜甜(2022年“三全育人”楷模、外語學院輔導員):黨的二十大凝聚人心,催人奮進。作為民族高校輔導員,要認真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族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長服務工作。我將用鮮活的語言在學生中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引領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董梅昊(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大會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路新觀點新論斷,目標更高遠、奮斗更具體、收獲更貼近,是新時期黨帶領人民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團結之綱、力量之源。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接續奮斗,守正創新。作為一名光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我將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貫徹落實到思政課教育教學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照耀前行之路。
娜迪熱·阿布力克木(湖北省“青馬工程”高校班第九期學員、學生骨干訓練營成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0級學生):新時代10年非凡巨變,黨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人心。10年來,我光榮地完成了入隊、入團、入黨的“人生三部曲”,同時見證了一批批西部計劃志愿者扎根在我家鄉基層一線支教支醫支農,助力鄉村振興。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穩健前進的步伐,我也逐漸找到了追求進步、擔當奉獻的青春坐標。作為強國一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我將自覺帶動身邊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當中,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賽道上跑出新時代“青馬工程”學員的最好成績。
趙彤一(學校官方微信主編、資源與環境學院2021級學生):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我深受鼓舞。我們生長在新時代,在感受盛世榮光的同時,更應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使命,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奉獻青年一代的堅強力量。黨的二十大對青年提出了熱切期許,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進行了擘畫。作為一名校園記者,我將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充實心靈,堅定信仰,繼續講好青年故事,以榜樣精神激勵自我和身邊的同學。作為一名環境人,我將踏實學習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深耕環境領域,為我國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愿景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