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5日在北京開幕。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報告總結了過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顧,提出了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我校各族師生紛紛通過網絡、手機、電視、廣播等多種方式實時關注大會內容,學習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暢談學習心得體會。
魏大江(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學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成員):聽了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對過去一年取得成就的極為不易,對過去五年成就的極不尋常,對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征程的極不平凡,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一是我們要從新時代黨的奮斗歷史進程中汲取歷史智慧,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堅持“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發展與安全、改革與穩定、效率與公平、創新與活力的關系,堅定信心,增強信心,匯聚信心,走出一條更公平、更綠色、更美好、更高質量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三是要始終牢記“三個務必”,團結凝聚一切力量,以黨為圓心建設牢不可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賀展(黨政辦公室副主任):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的開局之年,兩會召開,舉世矚目,意義非凡。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報告指出,要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作為高校工作者,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的重大意義,以落實委屬事業單位改革發展部署會精神為契機,堅定改革發展的決心,堅定轉型升級的信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破立并舉,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進一步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圍繞建設現代化綜合性大學目標,加快推進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的綜合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事關學校長遠發展的基礎性、結構性問題,著力增強外部驅動力、激發內生動力,著力提升內部治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劉君強(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兩會促進了政府治理與民意表達的有益互動,進一步形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兩會報告讓人心情澎湃,倍感振奮,其中,大疫面前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脫貧攻堅體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施政措施清晰全面聚焦民生。報告還幫助我們青年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我們國家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下一步發展的整體愿景,奏響了激勵青年學生踔厲奮發、勇于擔當的進行曲。作為在一線從事思政工作的老師,我們應該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兩會精神上來,把“三全育人”理念細化到具體的活動載體和育人平臺之中,走近學生,服務學生,與學生一道成長,把愛黨愛國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能力和行動。
艾麗菲拉·爾肯江(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輔導員):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盛事洋溢著春的氣息,數千位代表委員承載著人民的期盼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齊聚北京,再次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在兩會期間,我時刻關注會議進展,認真學習和聽取政府的匯報,心潮澎湃、備受鼓舞。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奮斗鑄就輝煌,實干贏得未來”,在新時代、新征程的背景下,作為一名民族高校輔導員,我們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直面困難、勇于創新、緊跟時代、志存高遠,與廣大青年學生一同爭做新時代有志有識有為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張帆遠航(校第三屆“優秀學生標兵”、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9級學生):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舉國關心,萬眾矚目。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為祖國取得的成績感到十分自豪,我能感覺到祖國逐漸強大起來。我希望能夠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人民的生活當中,服務于人民,同時也發展壯大我們中國的企業,推動整個市場的良性競爭,提升中國在整個世界上的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應該繼續努力學習,求實創新,攻克難關,擔起一份責任,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