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5日在北京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五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并對今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議。我校師生通過網絡、手機、電視、廣播等多種方式實時關注大會教育話題,暢談心得體會。
黃迎新(教務處處長):陽春三月,2023年全國兩會如期召開。收看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過去一年和近五年取得成就倍感鼓舞,對2023年工作重點更加明確。五年來國家在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方面成效明顯,接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一年,也是我校落實國家民委直屬高校座談會精神、委屬事業單位改革發展部署會要求的奮進之年。我們將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校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更高質量人才,朝著黨的二十大和兩會確立的目標奮勇前進!
田恩舜(教育學院院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個發展中國家,率先實現全民教育目標。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教育基本實現了普及。高等教育成功進入了普及化階段。中國教育發展取得了歷史性巨大成就,不僅建成了教育大國,而且正在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昂揚振奮,始終堅持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發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譜寫更加絢麗的教育華章。
方長明(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歷史學教研室主任、歷史學專業2022級歷史1班班導師):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在這幅藍圖上,教育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年全國兩會上,怎樣推動教育現代化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教育不再局限于家庭育兒或是國家育才,而是成為全民自覺參與、自愿建設、提升國民素質、促進社會公平、助力國家振興的康莊大道。作為高校教師,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以堅定的政治理想、飽滿的熱情、創新的思想、敬業的精神,為青年學生“育魂”,積極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爭當愛國者、做奮斗者、求真學問、做實干家,承擔起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中國教育現代化事業、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中的應有形象和角色責任。
葉穎(生物醫學工程學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2020級學生輔導員):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我對全國兩會勝利召開倍感振奮和自豪。近年來,中國教育領域取得了許多進步和成就,尤其是疫情期間,國家教育系統積極應對,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為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本次兩會對教育領域的改革和發展有了進一步闡釋,強調了高等教育需要不斷推進創新,改善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給我們高校思政工作和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我將繼續牢記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教育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王浩仰(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2022級碩士研究生):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的中國特色更加鮮明,取得歷史性成就,教育面貌發生了格局性變化。3月5日,李克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五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成就,并對今年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議。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我將心懷感恩,珍惜黨和政府提供的各種機會,不斷以高標準、嚴要求完善自我,以更好地肩負起時代的使命,譜寫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