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我校經濟學院承辦的“落實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意義’”座談會在學術交流中心召開。國家民委共同發展司副司長黃東輝,5個自治區和貴州、云南、青海、湖北省的民族工作部門相關負責同志,我校黨委書記邊境,副校長段超,相關職能部門和經濟學院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出席此次會議。會議由黃東輝主持。

座談會現場。 蔣軒宇攝
邊境致辭,代表學校對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和歡迎。他強調了本次座談會的重要意義,介紹了學校及經濟學院的總體情況,表示學校將在國家民委堅強領導下,持續聚焦各民族共同現代化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組織專家進行科研攻關和資政服務,積極搭建創新平臺,籌建共同現代化研究院。
湖北省民宗委一級巡視員吳紅婭就湖北省的民族工作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希望與會領導和專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指導湖北省民族工作。
與會人員圍繞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和工作實際進行了研討。我校共同現代化研究課題組負責人李波作了《2022年民族地區共同現代化進程》主題匯報。
黃東輝在總結時強調,要深刻認識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意義”在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要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聚焦主責主業,匯聚各方合力,加強研究探索,將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