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由校工會主辦、各基層工會協(xié)辦的“榜樣的力量”先進人物系列訪談第九期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法學院楊帆副教授、圖書館饒映雪教授、藥學院劉吉開教授應邀擔任訪談嘉賓,各學院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外語學院張佩老師主持。
楊帆副教授現任法學院民法教研室主任,曾獲2022年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第二屆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湖北省特等獎和全國二等獎、湖北省第七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等榮譽。訪談中,楊帆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我對教學始終保持敬畏之心,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我認為在教學方法上尋求變化可以滿足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也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他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雙師多域,協(xié)同育人”教學模式,邀請校外法官、知名律師擔任第二課堂的老師,讓學生通過實踐領略法學的魅力。楊老師還以一段視頻分享了自己參加教學競賽的經歷。在他看來,自己在教學競賽中所獲的榮譽既是肯定,更是鞭策,他將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前行。

楊帆老師(右)在訪談中。 楊成義攝
饒映雪教授現任圖書館館長,曾獲評武漢市“最美崗花”,并作為湖北省首批“特職人才”被下派到民族地區(qū)工作。在訪談中,饒老師分享了自己與學生的故事。她常常帶著學生開展系統(tǒng)性的科研訓練,鼓勵學生嘗試各種類型的實踐與競賽,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個人能力。“我一直鼓勵學生要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成就自己,并以切實的陪伴和指導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近幾年來,她帶的研究生升學率達到百分百,且都獲得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饒老師通過圖片展示了鶴峰縣的自然風貌,并分享了基層工作的感受。“作為高校教師要發(fā)揮專業(yè)所長,利用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助力相關部門科學決策,為當地帶來科教資源和人才服務。”

饒映雪老師(右)在訪談中。 楊成義攝
劉吉開教授系博士生導師,現任湖北省政協(xié)常委。在訪談中,劉老師回顧了多年的科研經歷。他從事高等真菌化學活性成分研究30余年,將論文寫在中華大地上。“我認為科研的意義在于探索未知,不斷拓寬知識的邊界,這也是人類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原因。”他曾帶領研究團隊破解云南地區(qū)偏遠村莊村民猝死的原因,并在藥物化學與真菌物質基礎等方面作出諸多貢獻,其團隊已成為世界上從事高等真菌化學和生物活性研究具有較大影響的團隊之一。談及離開研究所到高校任教的原因時,他認為:“教書育人是一個高尚的事業(yè),也是一個讓人感到幸福的職業(yè)。當我看到我的學生取得成績時,心里會有滿滿的自豪感。”劉老師始終堅守初心,以獨特的專業(yè)視角和精湛的專業(yè)知識不斷探索世界、解釋未知、培養(yǎng)人才、服務社會。

劉吉開老師(右)在訪談中。 舒睿敏攝
據悉,“榜樣的力量”訪談活動旨在總結、宣傳先進人物教書育人的經驗,進一步匯聚智慧和力量,深刻闡釋“三全育人”的內涵要義,培養(yǎng)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此次訪談活動中,3位老師的分享讓在場師生深深動容。有同學表示,很幸運在民大遇到眾多優(yōu)秀的老師,感恩他們?yōu)樽约旱某砷L把舵護航。一位2022年新入職的老師更是感觸頗深:“他們是燈塔,照亮了我為人師表的方向。他們的經歷,為我注入了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