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首屆“道中華杯”民族(地區)院校大學生演講比賽總決賽在我校光谷音樂廳舉行。來自25所民族(地區)院校的選手以“道中華之美 美中華之道”為主題,講述他們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理解,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
攝像:魏曉,陳菲,雷璧嘉,任慧蝶,羅演
剪輯:魏曉

光谷音樂廳現場。學工部供圖
比賽由國家民委教育司主辦,我校承辦,中央民族大學等24所民族(地區)院校協辦,旨在教育引導各民族大學生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優秀中華文化,宣傳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比賽開展以來,共有25所院校近3萬名學生參與,經過各校多輪角逐,最終25名選手入圍總決賽。
國家民委教育司副司長李學鋒、國家民委教育司高校處副處長金彥超,我校黨委副書記白江源,副校長楊勝才,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韓葉盛,學校相關單位負責人、二級學院黨委(黨總支)副書記、輔導員代表和學生代表等現場觀看。比賽開幕式由楊勝才主持。比賽在“道中華”微信公眾號、抖音、bilibili等平臺全程直播。

現場觀眾。學工部供圖
開幕式上,白江源表示,主題演講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的育人功能,展示各民族大學生精神風貌和青春風采,為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弘揚優秀中華文化提供了有效載體。李學鋒表示,希望青年學生把個人成才與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勇擔歷史重任,努力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做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維護者、建設者。

我校學生帶來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學工部供圖
在我校學生帶來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之后,參賽選手依次上臺演講。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參賽選手彭之煒分享了她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天安門廣場獻詞團成員的經歷和感受,“從剛開始排練時的此起彼伏到最后呈現出來完美樂章,讓我再一次重溫了那份初心與感動。”她號召青年學生做中華之美的發現者,做扎根中華大地、書寫中華之道的奮斗者。

中央民族大學的參賽選手彭之煒。學工部供圖
“泥土之下掩藏著歷史的真相,文物之上揮灑著考古人的汗水??脊湃藦牟恢皇菗]舞手鏟的發掘者、國家寶藏的守護人,更是道中華文化的踐行者?!敝心厦褡宕髮W的參賽選手劉桐赫從最近不斷“上新”、火爆“出圈”的三星堆文化入手,講述了自己對中華文明的理解。

中南民族大學選手劉桐赫。學工部供圖
右江民族醫學院的參賽選手楊欣瑤表達了投身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她表示,自己畢業后將回到家鄉,扎根基層、服務民族地區,用自己所學守護好老區人民健康。
我校美術學院2021級學生夏琳琳說:“現場聽了參賽選手的演講,讓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青年要做好‘道中華’的傳播者?!?/p>

四川民族學院陳葉林。學工部供圖
我校韓曉樂老師和貴州民族大學韓洪雷老師分別作為評委組組長、副組長,對參賽選手的表現做出點評。

我校韓曉樂老師和貴州民族大學韓洪雷老師作點評。學工部供圖
最終,經過現場評委打分及網絡投票的綜合評分,中央民族大學彭之煒、我校劉桐赫、四川民族學院陳葉林3名同學獲得一等獎,湖北民族大學崔鈺婕等5名同學獲得二等獎,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張翎艷等8名同學獲得三等獎,大連民族大學王佳悅等9名同學獲得優秀獎,中央民族大學、我校等6所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彭之煒同學獲得最具人氣獎?,F場領導和嘉賓為獲獎選手頒獎,25位選手佩戴“道中華”青年推廣人綬帶。

李學鋒為一等獎獲獎選手頒獎。學工部供圖

白江源為二等獎獲獎選手頒獎。學工部供圖

楊勝才為三等獎獲獎選手頒獎。學工部供圖

韓葉盛為最具人氣獎獲獎選手頒獎。學工部供圖

白江源為優秀獎獲獎選手頒獎。學工部供圖

李學鋒為優秀組織獎獲獎高校代表頒獎。學工部供圖

25位選手佩戴“道中華”青年推廣人綬帶并與領導嘉賓評委合影。王俊州攝
比賽結束后,來自我校的2名越南留學生從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等方面,展示了他們眼中的中國,講述他們在中國的故事,抒發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之情。

我校越南留學生講述中國傳統文化。學工部供圖
據悉,“道中華”是國家民委順應世界百年變局,服務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創新打造的民族傳播品牌,是知識觀點傳播、文明交流互鑒、國家形象塑造的大型融媒體傳播平臺。平臺于2022年9月正式上線,圍繞文明根性、思想源流、文化符號、民族交融、理論政策、中西對話等視角,策劃推出系列專家訪談和融媒體產品,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獲獎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