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故事、分享故事、延續故事……我們在各自角色下描繪民大畢業季的輪廓,傳遞民大精神。畢業生論壇除了力求對民大學子的人生規劃有所啟發,同時也是一份送給畢業生的特殊禮物。”5月10日下午,第二十屆畢業生論壇在光谷音樂廳舉行。來自不同學院的10組嘉賓與在場師生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歷、競賽過程及學習經驗等寶貴經歷。校長李金林、黨委副書記白江源、副校長段超、副校長楊勝才、總會計師喬俊杰,相關單位和各學院主要負責人、學生代表等參加論壇現場。全校師生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觀看本次論壇。

畢業生論壇分享會現場。舒睿敏 攝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尋遍全校各個院系,經過三期逐層深入采訪,結合學院推薦和畢業生的個人意愿,最終選定十組嘉賓向觀眾獻上最精彩的畢業生故事,獻上最真實的青春紀實。”來自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肖榆和音樂舞蹈學院的學生玉詩源擔任此次論壇的主持人,介紹了活動的籌備過程。
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學生張帆遠航分享了自己的競賽經驗;保研至華東師范大學的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生李既白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入職百度公司的經濟學院研究生唐苗苗分享了求職和面試秘訣;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學霸寢室”的4名女生笑談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就業至基層選調生的計算機科學學院學生譚宇航分享了大學從事志愿服務的經歷;考研至中山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湛升宇談起自己與馬克思主義結緣的心得;分別考研至中南民族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的藥學院雙胞胎兄弟蘇法丞蘇法宇講述了互相鼓勵彼此成就的故事……優秀畢業生代表以自己的奮斗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在場學子。
“對我來說,從家鄉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走回來。”即將前往西部支教的教育學院學生黃瑩樂與在場師生分享了大學四年在家鄉支教的經歷。黃瑩樂是一位來自廣西邊陲小城的學生,為了回饋國家和社會的幫助,她組建筑夢支教隊,利用寒暑假前往山區對當地學生進行知識幫扶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她已帶領支教隊在廣西崇左、廣西憑祥兩個地區給660名學生授課160余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156場。“希望給更多的孩子們搭建夢想的房子。”黃瑩樂懷著憧憬,即將在西部書寫青春華章。
“我帶著中國藝術走向了世界,它讓我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就業至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美術學院學生周濱卓與在場師生分享了對自己作品“漂洋過海”在韓國國會、俄羅斯藝術博物館等重要場館展出的感受。大學四年期間,他多次參加比賽,累計獲得近百項藝術獎項,作品曾參加過40余場展覽。他還擔任了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研究員、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會員等。“大家可以大膽地去做你喜歡的事情,你付出的努力,都會成為你未來自信的源泉。”周濱卓以自身經歷鼓勵在場學生勇敢追夢。
“無論是電子設備還是紙、筆,工具并不能代替思維本身,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一種工具和形式,而是要注重內容和實質。”考研至北京大學的外語學院學生蘆天塬與在場學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他在大學期間分別通過CATTI三筆資格考試和CATTI二筆資格考試。他還積極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在“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辯論賽、全國口譯大賽中部賽區等賽事中大放異彩。



10組嘉賓與在場師生分享自己的求職經歷、競賽過程及學習經驗。葉依瑤 舒睿敏 攝
在問答環節,10組嘉賓上臺與現場學生進行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分享經驗。隨后,校領導為10位嘉賓頒發紀念品,并合影留念。
論壇上,各學院學生代表認真聆聽著學長學姐們的奮斗故事,并深有感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2級學生裴伊釩收獲滿滿,她欣慰地說:“學校舉辦的畢業生論壇給了我一次近距離接近榜樣的機會,對我今后的學業規劃有著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

校領導為10位嘉賓頒發紀念品,并合影留念。柳斌攝
畢業生論壇始于2003年,是一檔立足全校學生,深入院系和師生之間,搜尋有故事的畢業生的人物現場訪談節目,由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招生就業工作處主辦,大學生記者團承辦。作為學校“三全育人”系列品牌活動之一,畢業生論壇已經持續了20年,邀請了眾多優秀畢業生和校友進行分享,充分發揮了學生引領學生成長的示范作用,營造了積極向上、踔厲奮發的校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