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共育一棵石榴樹 共聽一堂思政課”活動在學校石榴園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紅燕,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各學院新生輔導員,與來自五湖四海的180余名新生同上“鑄牢”教育第一課。活動由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楊濤主持。

李紅燕上“鑄牢”教育第一課。 黨委宣傳部供圖
李紅燕講授“鑄牢”教育第一課。她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我校的建校歷史、辦學特色、社會影響及育人成效。她說道:“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近代以來,在百年征程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立足當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廣泛拓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展望未來,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同書寫共筑中國夢的新篇章。今天,我們用來自五湖四海的生命源泉共同澆灌石榴樹,將民族團結的‘種子’植入校園,讓民族團結之花絢爛綻放,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刻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

師生代表為石榴樹澆水。 黨委宣傳部供圖
隨后,李紅燕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將來自祖國各地、象征著全體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團結之水,澆灌在石榴樹下,同學們也依次將自己帶來的家鄉水澆灌了一棵棵石榴樹。
“我覺得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團結之水,親手澆灌到石榴樹林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將自己從家鄉帶來的黃河之水澆灌于石榴樹下后,教育學院2024級本科生田海雪激動地說道。
“作為大學生,大家必須深刻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在活動中進行教育,更能讓同學們有直觀感受和深刻體悟。”談及此次活動的意義,黨委學生學工部蔡趙冠宇老師這樣認為。

活動現場。 黨委宣傳部供圖
此次家鄉水采集區域包括長江、黃河、黑龍江、雅魯藏布江等20余條河流流經區,采集點自北向南、從西到東,共涉及湖北、湖南、甘肅、寧夏等地的120多個地區。以家鄉之水共育團結之樹,象征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學生匯聚在中南民大開啟新征程,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像石榴樹一樣茁壯成長。
據悉,此活動將作為學校入學“鑄牢”教育第一課長期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