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2日,為貫徹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用數智化打造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執行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中南民族大學-北京志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職業生涯規劃與就創業指導師資培訓項目”,我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石榴籽創夢空間舉辦了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暨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骨干師資培訓班。
此次活動由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指導,我校主辦,北京志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來自我校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開放大學、湖北民族大學、湖北科技學院等10所高校的34位就業創業口負責人、雙創骨干老師參加培訓。
21日上午,培訓班開班,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軍,北京志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聰,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劉東部長等出席儀式并致辭。我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負責人潘澤江主持開班儀式。
宋發軍指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我校高度重視教育部國創基地高質量建設和供需對接就業育人師培項目實施。他希望學員們在本次培訓中真正做到“始于學習,盡于實踐”,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靈活運用到實際教學和指導中,讓學生受益,讓雙創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許聰對本次骨干師培的課程設計安排作了詳細解讀。劉東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動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的重要意義。



開班儀式現場。 高敏攝
此次培訓主題是“大數據時代職業生涯規劃師的能力提升”。各位培訓導師以富有激情和專業的方式,為學員們呈現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在現場,學員們積極參與討論、踴躍提問,體驗了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陳璐博士以“如何上好一堂職業規劃課”和“高質量就業育人新探索”為主題,分享了傳統的職業規劃教學方法,強調了數智化工具在職業規劃課程中的應用,講解了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興趣和職業傾向,以及通過智能推薦系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路徑。
陳瀅博士聚焦職業規劃大賽,從3個關鍵維度——大賽對學生成長的重要參與意義、不同賽道的特色與要點、評審規則的細致解讀——進行了全面解析。他特別提到了數智化技術在職業規劃大賽中的作用,如通過運用AI進行賽事管理,以及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評估參賽項目的效果和影響力。
張鵬老師側重于案例分析與項目輔導。他詳細介紹了往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分析了如何利用數智化手段提升項目效果。針對2025年職業規劃大賽的備賽項目,他提供了極具針對性與前瞻性的指導,包括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優化職業規劃服務。

培訓結束后,學員們普遍認為本次培訓既有專家的先進理念引領,又有骨干教師的課堂展示,自己受益匪淺。湖北開放大學招就處副處長李國慶評價說:“此次培訓課程設計合理,教學模式新穎,特別是數智化工具的應用,對提升我們的就創業指導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武漢交通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蔡中華表示:“這次培訓讓我接觸到了很多前沿的就創業理念和實用的教學方法,包括數智化技術在職業規劃中的應用,對今后在學院開展相關工作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湖北民族大學雙創學院綜合辦公室主任胡雪則認為:“培訓中的案例分析和項目輔導非常貼合實際工作需求,特別是數智化技術的應用,能讓我們將所學迅速轉化為實際行動,切實提升了我們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