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學校美育教研室成立儀式暨教學研討活動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軍,教務處、校團委、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美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主要負責人以及美育教研室全體成員參加活動。活動由校團委書記徐其濤主持。
在成立儀式上,宋發軍宣布了教研室成員名單及納入美育課程體系的相關課程。教務處處長胡軍浩介紹了近年來學校美育理論課程建設基本情況。在研討環節,與會教師圍繞美育課程建設、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美育教研室成立為契機,積極開展公共美育教學研究、課程建設等工作,努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美育品牌。

活動現場。 王雨攝
圍繞學校美育工作的發展規劃,宋發軍強調,一是要深化美育課程建設,守牢以美育人主陣地。要樹立“大美育”思維,構建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協同推進的美育教學機制;要盤活教學資源,通過優化課程結構,為全校不同專業學生的跨學科、跨領域實踐提供更多可能性;要深化課程內涵建設,注重“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注重在傳統文化藝術的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在打造美育“金課”上下功夫。二是要浸潤校園文化氛圍,融入校園生活全方位。要強化價值導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形成更大的格局、達到更高的境界、擁有更深厚的家國情懷;要突出廣泛參與,通過師生共同參與、共享共建,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校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形成求真、向善、愛美的校園文化;要搭建實踐平臺,持續通過校院兩級美育實踐活動等載體、大學生藝術團和學生社團等平臺,讓更多學生在實踐中感知美、鑒賞美、傳播美、創造美。三是要做優美育教育精品,推進品牌活動常態化。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育人全過程,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要強化“融”的導向,用中華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交流互嵌的校園文化活動;要創作講好中華民族故事的文藝精品,創作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文藝作品。
美育教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五育融通”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2023年,學校成立美育中心,加強對美育工作改革發展的總體謀劃。2024年上半年,學校開展美育教研室成員及美育理論課程遴選工作,來自10個學院的23位老師的26門課程成為美育教研室的第一批建設課程。此次學校美育教研室的成立儀式暨教學研討活動,不僅是我校美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動新時代美育教育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我校將持續秉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理念,繼續深化美育教學改革,創新美育工作方法,打造美育精品課程,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