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服務民族外宣工作,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加深來華留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和認識,近期,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方德斌帶隊,國際教育學院組織來自10多個國家的30余名來華留學生赴北京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和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
12月3日上午,師生一行來到北京民族文化宮,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從“大一統”到“大交融”再到“大團結”,來華留學生置身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長卷,聆聽文物“講述”民族團結故事,感受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內涵。“我以前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但并不知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程”,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漢語進修生拉烏夫拍攝了許多文物古籍照片,激動地說:“我要把這些照片發給我的家人和朋友,也要給他們講講中華民族的故事?!眮碜约獱柤顾固沟臐h語進修生金燦對中華民族文化興趣濃厚。她表示,精美的展品與珍貴的古籍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還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希望能夠到民族地區更多地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
隨后,師生們來到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依次參觀了“中華一脈 同心筑夢——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主題展”“蒙藏學校舊址專題展”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體驗區”,在古老文物與現代科技的碰撞中,沉浸式體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同學們在“可見、可聞、可感受、可體驗”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體驗區”流連忘返,從被動的參觀者變成主動的體驗者,切身感受到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巨大魅力。

師生在民族文化宮合影。 呂浩嘉攝
據悉,國際教育學院長期堅持通過理論講授與文化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面向來華留學生做好中華民族歷史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的宣傳闡釋,引導來華留學生讀懂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