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我校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第十五屆研究生論壇暨第二屆民族學田野調查招標項目結題成果匯報會落幕。
本屆論壇面向全國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以“跨學科視野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為主題,前期共征集了來自我校與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99所高校的307篇論文。經校內外評審專家匿名評審,精選40篇論文的作者參加本屆論壇發言,其中博士類、民族學類、歷史學文博類、社會學社工類論文各10篇。

論壇參會人員合影。 刁國萍攝
開幕式上,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三朗扎西致辭,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師生。他希望各位年輕學者勇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獨特見解,在交流中成長,在研討中進步,共同推動民族學等學科不斷向前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支撐與實踐經驗。研究生院院長覃俊介紹了學校學科建設情況。她表示,此次活動是我校研究生培養工作中又一重要事件,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暢抒高見,各位同學結識益友,為學術領域注入新的活力與智慧。
開幕式后,會議進入專場匯報環節。同學們從跨學科視野出發,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鮑文瑞、羅濤濤等10位同學在博士生類專場進行論文分享,黃凱、羅子杰等10位同學在民族學類專場進行論文分享,張璐雯、張敏慧等10位同學在歷史學文博類專場進行論文分享,向玉環、霍世博等10位同學在社會學社工類專場進行論文分享。各專場評議專家對論文進行了細致點評,參會人員研討氛圍熱烈。

論壇專場分享。 王伊蕊攝
下午,第二屆民族學田野調查招標項目結題成果匯報會召開,劉明星、趙金寶等10位同學進行了分享。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陳祥軍作總結講話。他說,各位研究者深入基層,扎根于民族地區,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收集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拓寬了民族學的研究邊界,也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經專家評選,參加此次論壇發言的40位同學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與會老師為獲獎同學頒獎。閉幕式上,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黨委書記錢文彬作總結講話。他表示,本次論壇無論是在研究深度、廣度還是創新程度上,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水準,促進了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將推動學術研究向縱深發展。
會后,與會人員參觀了民族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