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我校在學術交流中心召開2025年民族學一流學科建設研討會暨民族學博士點周期性合格評估迎評工作會。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方德斌,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研究生院、科學研究發展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學報編輯部、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等單位負責人與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方德斌主持。
會上,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陳祥軍首先作主題匯報,系統闡述了民族學學科轉型升級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總體思路與規劃,介紹了現有建設基礎及階段性成效,并深入剖析了當前面臨的挑戰與不足,明確了下一階段要重點突破的方向。副院長唐胡浩圍繞民族學博士點周期性合格評估迎評準備工作作了專項匯報,梳理了前期籌備情況與后續任務清單。與會專家圍繞學科方向凝練、學科增長點培育、研究方法創新、學科交叉融合路徑、研究成果總結、師資隊伍建設及未來發展規劃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研討,集思廣益為民族學學科發展建言獻策。

會議現場。 張文言攝
劉義在總結講話中對民族學學科的戰略地位與發展前景作出深刻闡釋。他說,民族學作為傳統優勢學科,是引領學校沖擊“雙一流”的支撐性學科,是當之無愧的“強校之學”“強國之學”“強人之學”,全校上下要深化認識、堅定信心。

劉義作總結講話。 張文言攝
針對民族學一流學科建設沖刺階段的任務,劉義提出四點具體要求:一是認清形勢,錨定目標任務。聚焦服務國家戰略的質量、特色、貢獻和不可替代性,做好學科建設工作。二是精準發力,優化學科方向。相關單位要組織多輪專題研討會,進一步細化、凝練學科方向。三是聚焦產出,強化標志性成果。要圍繞凝練的方向認真梳理、培育標志性成果。四是壓實責任,確保評估質量。要高度重視學位點周期性合格評估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為學科建設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