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學校召開70周年校慶工作總結大會,全面總結70周年校慶工作,傳達學習有關文件、領導講話及批示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全體在家校黨委常委,全校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校慶工作專班全體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邊境主持。

會議現場。柳斌 攝
會上,黨委副書記白江源傳達了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陳小江在慶祝建校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對學校事業發展的有關批示精神;黨委常委、副校長段超傳達了有關教育評價改革通報文件精神;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發軍傳達了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邊巴扎西對學生工作的有關批示精神。
校長李金林從組織與籌備、經驗與收獲、啟示與展望三個方面對學校70周年校慶工作進行了總結。他指出,自2020年6月學校7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啟動以來,在國家民委、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在海內外校友的熱情參與下,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學校70周年校慶工作圓滿落下帷幕。70周年校慶的成功舉辦凝聚著廣大師生校友的智慧與心血,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得到了上級領導、高校同仁、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他代表學校向所有為校慶作出貢獻的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金林指出,此次校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永跟黨走、同心筑夢”的校慶主題,堅持“聚焦主線、隆重節儉、彰顯特色、守正創新”的校慶原則,組織協調有力有序、校慶宣傳可圈可點、學術交流氛圍濃厚、校外合作鞏固升華、文體活動精彩紛呈、校友聯絡全面加強、校史展覽鑄魂育人、條件保障細致到位、校園秩序和諧穩定,全方位展示了學校70周年的輝煌成就,全面總結了70周年的辦學經驗,激發了廣大師生和海內外校友的自豪感與凝聚力,提升了學校辦學的影響力和聲譽度,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人民滿意的現代化高水平大學奠定了重要基礎。
李金林強調,70周年校慶獲得圓滿成功,成果來之不易,主要在于各級領導關心關懷、社會各界關心厚愛、廣大校友心懷母校,在于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全校上下齊心協力,這些寶貴的經驗必須銘記。此次校慶展示了成就、提升了聲譽,統一了意志、凝聚了人心,優化了環境、鞏固了友誼,鍛造了隊伍、錘煉了能力,檢驗了工作、積累了經驗,這些取得的校慶成果必須弘揚和傳承。要做好70校慶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積極推動校慶期間新合作、新項目的落地落細落實,充分發揮校史館的育人功能,進一步深化校友的聯系工作,鞏固發展校慶成果,圍繞“雙一流”建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優良的作風,加快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邊境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剛剛召開不久,學校隆重熱烈舉行了70周年校慶,這是學校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舉行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活動,在學校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70周年校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保持好、發揚好校慶期間呈現的精氣神,把校慶期間昂揚的精神風貌轉化為工作常態,把校慶賦予的信心力量化作干事創業的前行動力,助推學校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
邊境強調,要認真學習陳小江同志在慶祝中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和應勇同志對學校事業發展的有關批示精神,以新精神、新要求引領學校事業新發展。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二是要切實加強黨的建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落實“四個服務”根本要求,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鞏固意識形態陣地,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黨員干部培訓。三是要持續推進黨委巡察整改落實,做好巡視有關準備工作。四是要持續強化校園疫情防控,抓緊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五是要做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加強輔導員、班導師隊伍建設,夯實基層基礎,落實主體責任,打通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六是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體系的第一標準,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七是要切實做好校園安全穩定工作,開展校園安全綜合整治行動,重點做好實驗室安全、電動車規范管理、防范電信詐騙等工作。八是要做好年底前各項工作,績效分配、職稱評審、年終考核、預算編制、科研項目申報、寒假放假事宜、畢業生就業等工作。九是要穩步推進“十四五”規劃、《章程》修訂工作;十是要扎實推進督辦任務的落實。
邊境強調,要以70周年校慶為契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教育和人才的重要論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辦學治校水平,力爭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方面走在前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劉瓊 來源:黨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