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由文傳學院彭修銀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傳統藝術史知識體系研究》 開題報告會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管理中心干部姚宇航與專家組通過騰訊會議線上參與本次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專家評議組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李心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美學與現代藝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牛宏寶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成紀教授,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旭光教授、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周計武教授組成,李心峰教授任組長。
我校副校長段超,科學研究發展院、文傳學院負責人,以及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出席了開題報告會。會議由文傳學院院長陶喜紅主持。

開題報告會現場。 竇賽 攝
段超介紹了我校發展歷程和學科布局,并指出,學校非常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重大課題的獲取、高質量的完成是學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課題組要認真聽吸取專家組意見,扎實推進重大課題相關研究工作,力求產出優秀成果,取得更大成績。
首席專家彭修銀教授和子課題負責人匯報了課題的總體設想、課題結構、研究計劃以及課題的難點問題。開題組專家對此展開充分評議,認為該課題從中國傳統藝術史的“融通會通”藝術存在知識體系、“藝與道合”藝術本體知識體系、思維方式知識體系、“通融性話語”知識體系以及中國多民族藝術史知識體系匯通等5個方面,探索中國傳統藝術史的思維知識體系、學術理論體系、分科知識體系以及作為其語言表征的話語知識體系,力圖將潛在的中國傳統藝術史的理論言說與話語表達中既有的、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藝術史原理、藝術史哲學予以彰顯和建構。
專家組認為,該課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研究基礎較好,實施方案科學,一致同意通過課題開題報告。
(編輯:劉瓊 來源:文傳學院 科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