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校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在16號樓舉行。副校長杜冬云,實驗教學與工程訓練中心、創新創業學院等職能部門和各學院負責人參加了本次大賽。
本屆賽事由創新創業學院、實驗教學與工程訓練中心、科學研究發展院和民族學博物館承辦。實驗教學與工程訓練中心書記藍華榮、民族學博物館副館長林毅紅、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楊海健、科學研究發展院副院長耿新、化材學院韓曉樂老師擔任本次大賽評委。
本次校賽報名人數達276人,創歷史新高,經過預選賽,共有71名師生選手入圍決賽。各路選手同臺競技,各顯神通,科普主題從碳中和到機器翻譯,從基因檢測到虹吸原理,從太空健身到新冠病毒如何引發肺炎,從救命神器呼吸機到人工智能的神經元,呈現了一場妙趣橫生、科學與藝術融合的科普盛宴。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化材學院梅鵬、藥學院蘭薇老師分獲教師組一等獎,民族學博物館李曉鵬、資環學院樸旭瑞同學分獲學生組一等獎;藥學院李小軍老師、化材學院謝石同學等分獲二等獎;計科學院李薇老師、生科學院杜志寶同學等分獲三等獎;民族學博物館選手胡玥等分獲優秀獎;藥學院、計科學院、公管學院、文傳學院、化材學院、民社學院、法學院、資環學院獲優秀組織獎。
據悉,一年一屆的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堪稱科普界的“奧林匹克賽事”,由各省、各部委分賽區推薦優秀選手晉級國賽。我校歷來高度重視該賽事,先后承辦了首屆國家民委系統科普講解大賽、2021年湖北省科普講解大賽,共榮獲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25項。

化材學院梅鵬老師:《碳中和之路,非鋰不可》。 李楨 攝

藥學院蘭薇老師:《硫住美麗》。 李楨 攝

民族學博物館選手李曉鵬:《太空健身》。 李楨 攝

資環學院選手樸旭瑞:《納半零價鐵——重金屬污染物的克星》。李楨 攝
(編輯:劉瓊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