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民族元素融入到文創作品里,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當千年前的文化符號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又是怎樣的驚艷?12月14日上午,“最美國潮”民族非遺文創設計周暨我校第二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在光谷美術館開幕,完美回答了這些問題。
相較于第一屆,本屆展覽藝術形式門類、作品數量、師生參與度、活動影響力等均有提升,共展出了美術創作類、視覺設計類、數字媒體類、手工藝創作類、空間設計類和“我眼中的中南民大”短視頻6個大類90件作品。作品立足于中華文化,通過藝術設計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得到更好的展現和傳承。《百年茶路——萬里茶道包裝設計》的外盒參考清朝黑漆描金茶葉盒,外盒側面展開是一幅展現萬里茶道中國段沿途八省市的遺產風光長卷,在盒蓋側立面飾以中國傳統紋樣,將豐富的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產品的包裝設計上。除了眾多視覺設計作品外,還有不少優秀的美術創作類作品,都蘊含著作者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和創新意識。榮獲本次設計大賽一等獎的作品《游園驚夢》由2020級國畫專業研究生李佳穎創作,就嘗試將傳統戲曲橋段與造型通過寫意、抽象的視覺表現出來,獨特且別致。

展覽現場。 陳張馳 攝
副校長杜冬云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最美國潮”民族非遺文創設計周與高校大學生雙創教育相結合,可以提升大學生民族非遺創新創業能力,并讓青年學生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他希望通過比賽讓學生的創新創業作品進一步落地,對文化傳承、學生創業就業產生更大的推動力。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潘澤江希望進一步整合資源、創新機制、舉辦高品質賽事,培育高品質優秀作品和優秀的美術創作和藝術創作的創新創業人才。美術學院院長吳海廣表示,非遺文創設計大賽將走向規模化和常態化,努力成為學校乃至武漢高校研究、傳承、創新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平臺以及傳統文化的創新基地。

同學們觀看展覽。 包駿驍 攝
我校民族非遺文創設計大賽全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創新創業活動交流平臺,讓學生結合專業所學緊密參與創新競賽活動。2018級建筑學專業的安孿躍、聶豐雨和曾萬對此深有體會,他們的作品《土家族吊腳樓,重構與創新》嘗試將土家族特有文化融入到吊腳樓修復的過程中,榮獲本次大賽空間設計類優秀作品獎。在參觀展覽的2019級美術學院楊晨曦感嘆:“很多作品中的元素都來自于各民族文化,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悉,本次作品展將持續至12月25日。
(編輯:劉瓊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