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揚悅耳的鋼琴伴奏聲響起,在舞者的帶領下,觀眾們剛“走出”水鄉的婀娜多姿,又立刻“走進”茫茫草原雪山上的颯爽豪放。11月11日晚,音樂舞蹈學院2019級舞蹈表演專業畢業匯報演出在大禮堂精彩開演。
湖北民間舞《蓮湘》和苗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民間舞在開場就贏得喝彩無數。隨后的劇目展示部分,有在學院“勤學杯”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優秀學生作品,如蒙古族舞蹈劇目片段《故鄉》、傣族舞蹈劇目片段《愿生》等,還有眾多高質量原創舞蹈作品,如藏族女子群舞《母親》、原創蒙古族男子群舞《馬背酒歌》等。由學生原創的維吾爾族舞蹈劇目片段《火焰》和蒙古族舞蹈原創劇目片段《呼斯勒泰》得到一致好評。“舞臺和練功房大不一樣,表演原創劇目能夠大大豐富我的創作和表演經驗!”《呼斯勒泰》的表演者閆涵道。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展示。 楊龍 攝

蒙古族男子群舞《馬背酒歌》 。楊龍 攝
本次會演的總導演、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華毛措表示,推出原創民族民間舞作品是歷屆畢業會演的一大亮點,今年的會演更是將“原創”之風推向高潮。原創首演劇目佤族女子群舞《薪火》以佤族人火崇拜的文化傳統為載體,訴說著新時代佤族人對共創美好未來的期待;原創首演劇目土家族男子群舞《爺爺的樹》以“水杉王”和國家非遺舞蹈為素材,通過祖孫兩代傳承人在光影交錯的水杉樹下鏗鏘有力的拍打、清脆洪亮的彈舌和響指,致敬堅定的傳承者。“我們將發揚創新精神,以舞蹈文化為創新突破口,持續探索開發民族民間舞,在堅持原創的基礎上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華毛措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在會演的尾聲節目《壹玖·時光》中,全體學生身著白色襯衫,隨著任課老師熟悉的節拍聲起舞,共同喚醒在練功房灑下的汗與淚的回憶。隨后,師生同臺表演,在現代舞蹈與蒙古族、藏族風格鮮明的民間民族舞的交替表演中盡顯不忘初心的青春本色。

師生合影。 楊龍 攝
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等大型演出實踐;參演作品《滇西紅云》《天使的面孔》《云端的歌聲》獲得湖北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節優秀文藝節目展演一等獎;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蛙人》榮獲“金鳳獎”一等獎、入圍第十二屆“荷花獎”當代舞組的最終評審……舞蹈表演專業2019級本科班師生齊心創下的佳績,在此刻成為溫暖人心的回憶。
此次匯報演出系我校“禮贊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系列文藝活動之一,由黨委宣傳部和音樂舞蹈學院主辦。該系列活動是我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為弘揚優秀傳統藝術文化打造的原創高品質活動,以5場形式各樣的文藝演出獻禮黨的二十大,全面展現我校學子的精神風貌、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