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6月13日,民族學博物館精心制作的《指尖上的藝術——瑤族頭帕》《仙翁祝壽,福壽雙至——壯族盤絲繡壽星紋壽幅》《雙獅守門,家宅安寧——苗族雙獅紋門楣簾》等短視頻作品在“道中華”視頻號陸續(xù)推出。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國家民委關于將文物創(chuàng)新轉化為“道中華”內容的工作要求,民族學博物館從2022年底至2023年5月,已提交包括服飾類、文契類、織錦類、銀飾類、刺繡類、生活用具類等文物資源的圖文92篇和短視頻41部。
民族學博物館同時已在“道中華”微信公眾號“一文一物”欄目發(fā)表《福祿壽喜,織在錦上的祝?!贰锻良铱楀\背后的文化交融故事》《銅鼓一鳴,雨來谷豐》《刻木為契,公平交易》《犁——刀耕火種的終結者》和《穿在身上的苗族服飾交流史》等圖文作品。
據悉,民族學博物館長期致力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挖掘,充分發(fā)揮民族文物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物證作用,持續(xù)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出新作品,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