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博專業與博物館師生黨支部全體黨員下沉社區,走進武昌區水果湖街道濱湖社區和茶港社區,開展“科普潤萬家”之民族扎染體驗活動,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社會大眾。
活動以親子互動形式開展,分為課程講解、動手操作和作品展示3個環節。黨支部邀請民族學博物館志愿者為社區居民講解了扎染的歷史、基本技法和操作流程。在支部黨員的指導和幫助下,社區居民和孩子們分別折出了風琴折、塔扎、云染等多種防染樣式。支部黨員積極幫忙維持秩序,分發材料,并協助煮染區打水、燒水和準備染料,協助小朋友們和家長們脫漿、染色和沖洗。在經歷了各個程序后,各式各樣的扎染方巾新鮮出爐,孩子們高興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孩子們開心地展示扎染作品。 民社學院供圖
我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手工扎染”進基層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傳統手工藝“扎染”為切入點,以“講授+體驗”的方式,以生動活潑“小課堂”形式走進班級、走進社區、走進中小學,向廣大公眾普及民族扎染技藝中蘊含科學智慧和中華文化的魅力。該活動每年深入基層開展下沉社區志愿服務20余場,近5年志愿服務累計時長約3000多小時。
據悉,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博專業與博物館師生黨支部長期致力于科普進社區、文化潤萬家活動,注重將民族團結元素融入文化傳播教育中。目前,該黨支部已走進光谷實驗小學、光谷二小、魯巷中學、張家灣中學、硚口區南苑坊小學、紅旗村小學等近20所中小學,走進湯遜湖社區、水果湖社區、民大社區等10多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