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開展面向全校新生的“以心迎新,共鑄民族團結”游園會活動。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增強學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同時,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在新生心中。
隨著夜幕降臨,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長廊、八角樓后亮起了一盞盞暖燈——一場別開生面的游園會吸引師生駐足。
“不同民族的文化形式與內涵,在我眼前呈現出的是‘和而不同’的魅力。”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2022級石雙源感慨道。古代競技項目投壺傳遞“中庸”之道,投擲間盡顯雅趣;兩人一組,你拋我接,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飛繡球”考驗團結與默契;朝鮮族傳統體育活動“頂甕行走”在民族長廊展開,以書代罐,考驗平衡協調能力;玻璃珠碰撞脆響,“夾彈珠”攤位前,筷間流淌著細心與耐心;心理、禮儀、人際關系、民族團結……知識問答展臺前,一場場“頭腦風暴”為新生武裝必備知識;在民族學實驗室的香薰蠟片DIY展臺,蠟油緩緩流動,顏色變換,展示著中國傳統香文化的獨特神韻;從用不同民族語言書寫墨韻留香,到一雙雙巧手用心拼貼暖意濃濃的中式燈籠……

DIY展臺前,學生認真制作中式燈籠。 李雯倩攝
本次活動共設置了6個闖關項目和兩個DIY手工制作兌換獎勵處。飽含“中華之美”韻味的獨特體驗讓眾多同學躍躍欲試,每個展臺前都排起了長隊。“這種集章兌換的形式別出心裁,我很喜歡!”民社學院2023級歷史學類專業的吳春瑩興奮地展示手中的集章卡和書寫著民族團結寄語的書法作品,“作為歷史專業的學生,真心期待以后還能開展類似活動。”

新生用不同民族語言書寫民族團結美好愿景。 民社學院供圖

新生展示書法留念作品。 民社學院供圖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游園會還特別設置了寄語留言墻,同學們踴躍書寫。一筆一劃,無不承載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關于“和”之美好愿景的向往。
“相信以趣味游園會這種創新活動的有益嘗試為契機,民族團結的種子能夠在新生心田間埋下一顆能生根發芽的良種。”民社學院2022級輔導員馬博博表示。
據悉,此次游園會是圍繞“道中華”主題展開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創新活動,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實際行動澆灌民族團結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