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軍教授率我校國家社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課題組赴新疆考察調研
作者:白云飛 來源: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絲路古道新疆段遺跡考察與中華民族“三交”史文物文獻整理研究(23VJXTO16)》是我校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獲得的首個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7月30日至8月13日,項目負責人、院長陳祥軍率子課題負責人庾華教授、尹磊研究員、齊子通副教授、高晶晶博士等,以及部分課題組成員赴新疆開展實地調研。
出發前,陳祥軍教授召開專門會議。會議強調,在調研過程中要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站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立場上,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詳細考察絲路古道新疆段的“三交”史文物文獻,采取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以民族學為基礎,借鑒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視角與研究取向,著重把握歷史遺跡遺物與人、民族間的關系,透物見人,挖掘文物文獻背后的故事,多向度地研究民族“三交”史。
課題組一行于7月30日到達烏魯木齊,31日在新疆師范大學召開課題調研座談會。新疆大學周軒教授、新疆師范大學崔延虎教授、新疆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防、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富強、新疆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鄧新等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各位專家高度肯定了該課題的學術意義與現實價值,并從明確研究對象與內容、限定研究的地域與時間范圍、優化研究思路與路徑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座談會現場。 民社學院供圖
座談會結束后,課題組一行立即啟程,先后考察了吐魯番市、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奇臺縣、吉木薩爾縣,然后返回烏魯木齊。隨后,考察團隊前往南疆喀什地區,重點考察了莫爾佛塔、汗諾依遺址、喀什古城等,以及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的絲路遺址。
絲路古道新疆段調研路線圖。 民社學院供圖
課題組考察塔縣瓦恰鄉塔吉克百年傳統民居“藍蓋力”。 民社學院供圖
主持挖掘喀什莫爾佛寺遺址的中央民族大學肖小勇教授為課題組作講解。 民社學院供圖
考察團隊詳細考察了各地博物館館藏文物及考古遺址現場,深刻體會到新疆自古以來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多種宗教并存的文化面貌,在中國遼闊的疆域上通過遷徙、聚合、戰爭、和親、互市等促使各民族文化不斷進行交流交融,形成了氣象恢宏的中華文化,并為課題組對絲路古道新疆段“三交”史文物文獻的深入研究收集了大量資料。
課題組成員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此次對新疆各地歷史遺址的考察,團隊對絲路古道的形成、發展與演變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認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絲路古道對于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責編:劉瓊 審核:雷長生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