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國韻千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楚之瀾民族管弦樂團成立20周年音樂會”在光谷音樂廳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紅燕,校團委、教務處等單位負責人出席音樂會。本次音樂會由我校美育中心主辦,校大學生藝術團、湖北省名師工作室、湖北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承辦。
音樂會在描繪各族人民大團結溫馨畫面的《歡慶序曲》中拉開序幕。上半場從震撼心靈的戰歌《紅高粱》到寄托著中華兒女對祖國山河的愛與眷戀的《青青思念》,都展現著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中場節目《千里》,用4種不同類型的樂器勾勒4位不同性格的俠客形象,展現了古代俠客風貌與中國“俠”文化的豐富內涵。下半場,《挑山》和《絲綢之路》分別以濃郁的巴蜀風韻和西域音樂的多元調式特征為基石,呈現海納百川之勢。《綠·風之歌》運用大量的擬聲性技法,展現蒙古族人民的豪邁風情和世界和平的文化內涵。《印象國樂·大曲》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波瀾壯闊娓娓道來,厚重的歷史畫卷緩緩展開,激昂慷慨之氣四溢,正如中華民族從未停歇的傳承與行進。返場曲目《楚!之!瀾!》將爵士樂與民族音樂融合,熱烈歡騰,此曲慶祝楚之瀾民族管弦樂團建團20周年,展現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歡欣鼓舞,為觀眾帶來了別具一格的音樂體驗。

音樂會現場。 石子攝
本次音樂會通過對民族管弦樂作品的演繹,展現了民族音樂和紅色音樂的獨特魅力,是面向師生開展的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美育浸潤校園行動。現場座無虛席,每首曲目都展現了民族音樂的獨特風華,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本次音樂會由校大學生藝術團楚之瀾民族管弦樂團70余名團員傾情獻演,由音樂舞蹈學院張延冬教授擔任藝術總監和指揮。音樂會從2024年上半年開始籌備,選曲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力求展現樂團不斷求索的發展歷程、祖國砥礪奮進的偉大征程。楚之瀾民族管弦樂團團長、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本科生霍笑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能夠讓師生們通過我們的演奏,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是我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