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由武漢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委,硚口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的武漢市民族文化進校園推進會在硚口區紅旗村小學舉行。推進會上,我校民族學博物館兩場精彩的“文化思政”進校園活動受到一致好評。

文化思政課現場。張敏 攝
此次文化思政課堂分為室內場和室外場,分別為“同心筑夢 民族團結”思政課和“心手相承——民族扎染技藝”文化傳承課程。民族學博物館志愿講解員李曉鵬為現場的嘉賓及師生講述了我國56個民族識別與認定的過程及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課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融入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知識中,通俗易懂,有獎問答環節寓教于樂,將課程推向高潮。室外的扎染實踐課堂在我校美術學院姜小淵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領略了“白族扎染技藝”的獨特魅力。脫漿、扎結、染色……同學們認真聽講、用心實踐,一件件花紋漂亮的扎染作品便出現在了自己手中。兩場文化思政課程將文化浸潤、科普惠民與民族團結緊密結合起來,伴隨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聲,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

學生展示扎染學習成果。 藍李丹 攝
據悉,在此次推進會上,硚口區民宗局還與民族學博物館簽訂了“民族文化進校園”協作協議。雙方將長期合作,協同推動民族文化思政課程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編輯:馮珊珊 來源:民族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