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由我校大學生記者團指導教師劉虹帶隊,11名大學生記者團骨干成員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長江大橋、戶部巷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這也是大學生記者團開展特色“紅色課堂”的一次實踐。
在導游的帶領下,記者團參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里的鄂軍都督府會議廳、軍事會議室、謀略會議室、軍務部等,感受革命道路的坎坷跌宕;聆聽藍天蔚的皮箱、黃禎祥血衣、鄂軍教導團徽章背后的故事,探尋革命者的紅色足跡;欣賞《余誠日記》、孫武手書對聯、劉家廟大捷版畫拓片,切身感受革命先烈們為了人民幸福、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忠貞不屈、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

大學生記者團參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劉虹 攝
學生們駐足參觀廳內的各種陳設,交流心得體會。大學生記者團成員梁任輝說:“通過了解革命先烈英勇奮戰的英雄事跡,我更加覺得當下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們就像火炬,照亮了我們這些后浪心中的理想。”
離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大學生記者團成員前往戶部巷、武漢長江大橋和曇華林感受武漢從“按住暫停”到“重啟恢復”、再到“開足馬力,力爭上游”的改變。戶部巷的餐飲店早已營業,攤位上堆滿玲瑯滿目的小吃,街上是往來熙熙攘攘的人群,商戶們放聲招攬生意,市民和游客融洽交流,一派熱鬧景象。在武漢長江大橋下,川流不息的車流和滿載貨物的船只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武漢的生產生活有序恢復,大家紛紛表示,“平凡的煙火氣生活的背后是整個國家的支持”“一定要主動接種疫苗,為平安武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記者團成員代佳慧說:“感恩黨和人民的付出,還給我們一個充滿活力的武漢。我們要向那些為武漢拼過命的抗疫者學習,牢記他們的故事,用心感悟,用行踐信,這就是最好的黨史學習教育。”
談及此次活動的意義,劉虹表示:“傳承紅色精神,牢記使命擔當。從封閉的會議室走向鮮活的生活場景和紅色基地,我們就是要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重溫紅色經典,讓大學生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編輯:劉虹 來源: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