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結果在京揭曉。我校文傳學院教授、著名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專家楊彬擔任本次評獎委員會委員,并對5部獲獎作品進行了深刻點評。
“駿馬獎”創辦于1981年,是由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家級文學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并列為中國文學四大獎項,對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發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該獎項評委會委員由文學界有影響的作家、理論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出任。
本屆評獎征集工作歷時5個多月,最終有25部作品和5名譯者獲獎。其中,由湖北省作家協會申報的兩部作品入選,土家族作家田天、田蘋的《父親原本是英雄》獲報告文學獎,土家族作家徐曉華的《那條叫清江的河》獲散文獎。楊彬教授作為評委參與了本屆“駿馬獎”的評選,她從主題內容、敘述風格、修辭手法、文字風格等多個方面對5部獲獎作品進行了深刻點評。在其看來,《父親原本是英雄》以長篇報告文學的形式描寫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同志的英雄事跡,展示了民族地區各民族團結一致、共同為偉大祖國奮斗的歷史進程,結構新穎、細節豐富、形象鮮明。《那條叫清江的河》歌頌土家族兒女身居山區,胸懷祖國,和漢、苗等民族人民和諧相處,共建美好生活的情懷,文筆大氣,人物鮮活,語言圓熟。其它獲獎散文作品題材廣泛,內涵豐厚,藝術成熟,展示了近些年來少數民族散文創作的多彩風貌,鮮明體現了我國少數民族文學事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楊彬教授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已連續兩屆擔任“駿馬獎”評委。她熱心公益,近年來,還擔任湖北省農民作家、工人作家扶持計劃輔導老師以及湖北省第三屆長篇小說重點扶持計劃輔導老師,熱心指導工人、農民作家和基層作家,助他們圓文學之夢。
(編輯:劉虹 來源:文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