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澆開競賽之花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暑期創新工程人才培養工作紀實
作者:周金 吳嘉 來源: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老師,您可以請我們吃頓肉不?”“總算是對得起老師您的全程指導和陪伴了?!薄盎貙W校后要認真準備考研和找工作啦!”當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終成績公布的瞬間,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創新競賽團隊的學生們沸騰了,和指導老師們開著玩笑,真誠地道謝。
今年電信學院學子在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取得了1項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更是取得了3項全國一等獎、4項全國二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我校位列湖北省第三名和國家民委直屬高校第一名,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28名,實現了創新工程人才培養的新突破。
創新進取,在共同奮斗中成長蝶變
指導老師們看著同學們一張張疲憊但又極其興奮的臉,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暑假的一幕幕不禁浮現在腦?!?/p>
酷暑的武漢,假期寧靜的校園,16號教學樓卻從來都是熱鬧的。同學們有的認真聽著指導老師對每一個課題的理論指導,有的在激烈討論著實驗方案,有的全神貫注地握著電烙鐵在電路板上操作,有的眼睛不停在運行的小車和屏幕的代碼上掃描。他們共處同一空間,互不影響、各司其職,為了備戰全國智能車競賽這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奮斗。
場地受限,智能車的模擬賽道只能在沒有空調的教學樓過道廳鋪設,同學們每天到實驗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潔賽道,除去一晚積下的灰塵碎屑。為了避免風的影響,賽道周圍電扇是不能使用的。為防汗水弄臟賽道,大熱天也要穿著鞋套或者厚襪子才能上賽道,隨身還需要帶上毛巾,以及時擦掉滴落在賽道上的汗水。對于參加智能車競賽的同學來說,這已經是必修科目。
對于電子設計競賽來說,備賽工作是極其枯燥乏味的。一張工作臺、一臺筆記本、一堆儀器儀表、散落的電路板和元器件,這就是一切;焊板子、讀數據、改代碼、頭腦風暴,倒帶再重復,這就是一天。隨著比賽時間的臨近,實驗室氛圍越來越嚴肅緊張,常常只能聽到鍵盤的敲擊聲和儀表數據的波動聲。
認真備戰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周健宇攝
備戰時間緊,大家往往一早就到實驗室,晚上10點才離開。為節省吃飯時間,比賽期間同學們經常是泡面、面包隨便對付。盡管指導老師再三提醒,并不時給大家買盒飯、牛奶、零食,學院領導多次前往實驗室慰問,依然有同學因為忘了吃早飯還出現低血糖,在老師“嚴肅”批評下才離開實驗區去休息補給。
一個多月的暑假集中備賽,參賽隊員們瘦了,也變了很多。他們從開始更重視自我變得更重視集體,對于指導老師從認識變得熟悉,對于未來他們的眼神從迷茫變得堅定。這已經不僅是一次學科競賽,更是一次成長和蝶變。
同學們在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現場。 吳嘉攝
“這是一堂非常有意義的教育課程,學生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榮譽和知識技能,更可貴的是人格的塑造。”“他們都是零零后,從主動維護實驗室衛生到相互幫助、相互扶持、克服困難,這是一次令人欣喜的蝶變。”指導老師們紛紛感嘆。
甘于奉獻,在師生共融中不斷超越
電信學院師生首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在1995年,當年只有一支參賽隊伍,比賽也并未獲獎?,F如今28年過去了,學院參賽規模達到20余支隊伍,獲獎比例連續兩年為100%,今年獲得國獎的數量僅次于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位居湖北省第三。這都離不開老師們28年始終如一的無私奉獻。
“尹老師,我在調試電路中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您能來實驗室幫我分析一下嗎?”“沒問題,明天早上8點,我們在402碰面。”這是2016級學生萬子鵬在深夜10點與尹建新老師相互發送的短信消息。短信內容不長,但是這份師生情誼很深。尹老師從事學生創新指導工作已經20余年,作為創新指導教師團隊中資歷最老的一員,對學生有著始終如一的熱情和耐心。平易近人,有求必應,電路大神,百科全書,幽默風趣……這都是學生們對尹老師的深刻印象?,F如今已經退休5年的尹老師,仍然堅守在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線,繼續發光發熱。
“我們當時正在備戰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但是在機械結構方面遇到了瓶頸,賽車性能一直提不上去,而我們學校當時也沒有機械專業的老師可以請教。陳錕老師看到隊員們都很著急,立刻聯系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智能車領隊石老師,征得對方同意后,果斷帶領著隊員們前往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習交流,順利解決了我們機械結構方面的問題。那一年,我們獲得了1項全國一等獎和1項全國二等獎,為當時的歷史最好成績?!?007級智能車隊員齊冀濤在回憶說到這件事,仍激動萬分。時任智能車指導教師的陳錕老師說:“我們有把握能解決的問題,花點時間就可以解決。如果是我們的知識盲區和短板,那就不要浪費時間,直接去向別人虛心請教學習!”
今年參賽的學生以2020級學生為主,這一屆學生從大一進校后因為疫情,除了回家就沒有怎么走出過校園,到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山東大學等地方參加測試對于許多同學來說都是第一次。一路上隊員們既緊張又期待,聽說上一屆取得了極好的成績,自己的壓力也是極大的。無論在路上還是在競賽場中,帶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嘮嗑、逗趣舒緩壓力,又對比賽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案演練,既團結緊張又嚴肅活潑,為后續的比賽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成功從來都非易事。電信學院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來,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術創新素質能力的同時,以科學家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為指引,將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第一要義,不斷促進工科人才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責編:劉瓊 審核:雷長生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