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由我校公管學院劉成武教授牽頭,我校與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共同承擔的《湖北省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用補償方法與標準》成果驗收會在湖北省自然資源廳舉行。湖北省國土整治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光,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處長焦陽、副處長程勇斌,武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二級巡視員劉奇志,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周敬宣教授,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羅靜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柯新利、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胡守庚、湖北省測繪院高工楊俊凱,以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了評審會。

課題結項會專家評審現場。 李云帆攝
我校胡家蒙博士與長江科學院賈寶杰博士代表課題組,從課題背景與研究目標、生態空間占用補償基礎理論、湖北省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用及其補償現狀、生態空間服務價值測算、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用補償辦法及標準、湖北省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用補償制度實施路徑、以及《湖北省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用補償技術指南》等方面,全面匯報了課題研究成果。
在周敬宣教授主持下,專家組審閱了相關資料,聽取了課題組匯報。經質詢與討論,專家組認為,該課題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為指導,在調研湖北省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用補償現狀的基礎上,構建了生態空間價值核算的指標體系,測算了林地、草地、水域、濕地四大生態空間的生態服務價值,制定了湖北省建設項目生態空間占補的方法及標準,完成了合同規定的任務。課題成果對有效管控建設項目的生態空間占用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具有實踐探索意義,是湖北省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設的新進展。課題組提交的成果資料完整齊全,符合驗收要求,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程勇斌代表省自然資源廳感謝中南民族大學和長江科學院為湖北省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設提供的智力支持,強調該標準與方法對湖北省踐行“兩山”理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他表示,省自然資源廳將為完善標準和方法繼續提供保障,盡快推動制度落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