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阿拉山口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阿拉山口中心舉行,博州科技局及科協相關領導,阿拉山口市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及企業代表近200人參加啟動儀式。我校受邀參加,科學研究發展院組織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李琳教授一行前往。
阿拉山口市委常委朝格塔在啟動儀式中表示,阿拉山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行動,聚焦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在科技要素聚集、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阿拉山口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持。

李琳教授作講座。 阿拉山口市科技局供圖
隨后,李琳教授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以《“碳中和”與“催化劑”》為題,在啟動儀式上作了專題科普講座。她從催化領域的3個典型案例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催化劑在碳中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詳細回顧了催化劑的發展歷史,結合當前的環境問題和能源挑戰,闡述了催化劑在推動綠色化學、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潛在價值和實際應用。不少聽眾表示,本次講座讓自己對“碳中和”與“催化劑”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更深刻感受到了催化劑在現代工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我校與博州的產學研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共建了1個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3位專家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下簡稱自治區)“天池英才”,6位專家入選自治區重點園區引才育才計劃,6位專家被阿拉山口海關技術中心聘為特聘專家。學校組織近30個科研團隊深入博州等地區與政府及企業開展產學研交流,校地、校企互動頻繁,阿拉山口市在學校設立了“阿拉山口市人才科創孵化飛地”,學校在阿拉山口市科學技術局設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在企業建立了“重點園區引才育才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援疆創新團隊工作站”。學校與博州企業簽訂了10個合作項目,3項研發成果已落地轉化,共同申請軟件著作權15項、發明專利10項,轉讓發明專利2項,許可使用17項,共同發表高水平論文近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