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日至3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赴廣西南寧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
7月2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以下簡稱廣西博物館)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廣西博物館報告廳舉行。廣西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唐劍玲,我校教務處副處長陳曉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滕帥、學工辦主任金瑤等師生代表30余人參加。滕帥向廣西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蕭瀟、館員羅麗詩頒發中南民族大學“大思政課”社會實踐指導教師聘書,陳曉希向2人頒發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中南民族大學)語言文字研究導師聘書。
隨后,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理論宣講團成員梁利紅以《奮進路 共青春——走好新時代“趕考”路》為主題進行了理論宣講。實踐團隊成員集體朗誦《可愛的中國》并參觀了 “廣西古代文明陳列”及“烽火南疆——廣西近現代史革命陳列”。

揭牌儀式合影。 馬克思主義學院供圖
隨后,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前往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青秀山、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博物館等地開展“行走的思政課”社會實踐活動,感受南寧的歷史文脈,體驗中華文化之美,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廣西博物館結對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旨在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開展師生實踐研學、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引導師生傳承、弘揚和踐行紅色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扎實推動 “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