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0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國創計劃”秘書處、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簡稱“國創年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我校2個國創計劃項目成果暨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創新訓練項目成果經過層層遴選,成功入選本屆國創年會,在交流展示中團隊師生表現出色,獲得與會嘉賓、專家、高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李雨寒等同學的創業實踐成果《淳友智信——智慧物聯領域的“服務航母”》(指導老師:潘澤江)入選改革成果展示。該項目成立的武漢淳友智信公司依托中國·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全鏈條創新體系,深耕智慧物聯產業生態,建立一個基于IPv6物聯網服務節點,實現不依托于互聯網第三方云服務商B2C模式,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及施工、交付、運維、維修、運營、工程師外包服務,涵蓋文旅、醫療、火災等行業;成功研發業內最輕薄視訓設備,搭建集光、機、電、軟、算于一體的眼健康數字視訓平臺,并在中山眼科完成臨床實驗。公司入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雙創教育實踐基地,已被浙江大華(股票代碼【002236】)認證為華中地區認證服務中心(ASC)。

《淳友智信——智慧物聯領域的“服務航母”》成果展示現場。 舒翠翠攝
馬克思主義學院黃政馀等同學的創新訓練成果《農村基層黨組織用好紅色資源打造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研究——以昆山市歇馬橋村為例》(指導老師:黎海波)入選改革成果展示。該項目通過對歇馬橋村打造集組織建設、文旅開發、鄉村治理于一體的江南紅色集群地,走出一條“蘆蕩火種”熔鑄“紅色引擎”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研究。從組織力視角考察該村黨建工作實際,構建出“一核心”(“永不停歇·一馬當先”特色黨建品牌)、“雙帶頭”(“總支帶頭領辦、黨員帶頭入股”經營發展模式)、“三治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基層治理體系)、“四提升”(“鄉村產業、村民收入、村莊生態、文明鄉風”綜合提升行動)的實踐范式,辯證把握考察對象經驗中可供學習的共同性與獨特個性的關系,為各地把握如何以紅色資源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農村基層黨組織用好紅色資源打造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研究——以昆山市歇馬橋村為例》成果展示現場。 舒翠翠攝
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是依托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本屆年會以“海納百川 智見未來”為主題,線下活動為主,輔以云上展示、線上互動等,主要包含創新創業項目改革成果展示、創新學術論文交流和創業推介項目交流3個主題活動。年會共收到部屬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項目1006項,共有510項成果入選年會,其中學術論文200篇、創新創業項目改革成果展示250項、創業推介項目60項。

我校“國創計劃”成果獲獎情況1 舒翠翠供圖

我校“國創計劃”成果獲獎情況2 舒翠翠供圖
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雙創教育和國創基地建設,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管理,鼓勵諸多在校本科生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賦能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2022年-2024年,我校共有8個項目入選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其中《喚醒海量“沉睡”資產:釋放閑置農房紅利的新探索》獲第十五屆年會“我最喜愛的項目”獎,潘澤江教授在年會上獲“優秀指導教師”獎。近三屆“國創年會”中取得的優異成績,充分體現了我校雙創教育和國創基地的良好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