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術學院SCUEC視覺傳達公眾號上展出了視覺傳達專業1901班《信息設計》課程的作業成果。該專業以“美育”為背景,結合本學科發展優勢將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相融合,教學效果在此次作業展中初步呈現。
本次課程展示主要分動畫、海報主圖及文創產品設計3個部分。同學們對國家經濟發展、科技變遷、人民生活條件改善等方面進行圖文收集與分析,以圖文圖形化、數據圖表化等靜態轉動態、抽象變具象的創新型視覺表現方式展現我國發展變化與發展成果,改變了以往單一的靜態平面展示,并將相關民族、文化、思政元素融入動態海報及文創產品當中。例如《建黨100周年以來的媒體變遷》、《飛騰的中國外交》、《能源發展圖鑒》、《中國航天檔案》、《中國高鐵》和《建校70周年之絲巾地圖文創設計》等作品既有宏闊主題,也有實用設計,均精美生動,可圈可點。



黃雋 莫彥峰 攝
為更好地將專業課程與思政相融合,美術學院根據視覺傳達專業與思政內容能較好融合的特點,將視覺傳達專業中的商業元素轉換為民族、文化及思政元素,并將其加入到新媒體產品設計之中。《信息設計》課程圍繞建黨100周年、建校70周年的主題,引導學生結合民族、文化及思政元素,設計出適合新媒體傳播的優質內容,打破了原有單一輸出的思政教學模式,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另一方面達到了思政育人目標。
視覺傳達專業1901班的鄧婕妤表示:“《信息設計》這門課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專業的知識,同時數字和信息的整合讓我們對國家飛速發展變化有了更直觀和強烈的感受,增強了我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為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內容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美術學院大力推行專業課必展、專家組參入打分、思政元素進課堂等措施,將思政教學融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點滴之中。課程作業展示不僅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動力和競爭意識,學習主動性更強了,還營造了濃厚的藝術學習氛圍;課程作業由“任課老師+三位專家”對學生課程作業評分的模式,更增強了課程總評分數的專業權威性,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
(編輯:馮珊珊 來源:黨委宣傳部 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