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科學院助力民族地區數字鄉村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作者:李云超 余俊樂 來源:
近年來,計科學院緊密結合民族地區城鄉發展實際,充分發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等學科和人才優勢,以“互聯網+現代農業”產學研成果轉化助力民族地區數字鄉村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學院組建服務數字鄉村實體機構,推進校地合作共享。全面加強與民族地區各級政府、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整合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農業管理等學科專業優勢師資力量,成立智慧城鄉研究院、制造企業智能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數字鄉村建設為抓手,協同推進農村信息化項目建設,聯合民族地區各級政府打造智慧農業、鄉村數字化治理領域示范標桿項目,推動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為民族地區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持。
學院扎根民族地區鄉村一線,推動“互聯網+智慧農業”產學研成果轉化。堅持“項目從民族地區中來,成果回到民族地區服務”的產教融合理念,先后選派干部、教師前往民族地區擔任校地聯絡員、信息情報員、技術調研員、成果宣傳員,精準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組織鄉村振興數字鄉村建設技術團隊前往湖北省恩施州、隨州市、武漢市江夏區、湖南省常德市、內蒙古巴林右旗、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等14個縣市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服務平臺,相關成果被廣泛應用于100余家農特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累計助力企業增收近10億元,帶動4000余戶貧困戶穩定脫貧,人均增收近2000元。選派“互聯網+現代農業”技術科教服務團隊不定期前往民族地區開展技術指導,協助建成農業物聯網核心示范試驗基地12個,為相關企事業單位進行智慧農業實習實訓3000余人次。示范試驗基地吸引農特產品種植戶、生產經營企業、地方政府管理人員等6萬余人次前來參觀考察,服務近萬名農戶全面提升智慧農業種養技能,有力推動了鄉村特色產業振興。
學院打造“互聯網+產銷扶貧”平臺,暢通民族地區農產品銷路。深入民族地區一線,為湖北省恩施州多個縣市提供“電子商務進農村”專項規劃咨詢服務。組織校內技術團隊研發“武陵購” “土家購” “漢購網”等扶貧交易服務平臺,上線貧困地區農特產品1200余種,年銷售額達6.3億元。以“線上推廣、電商交易”等形式,協調多家校友企業與定點扶貧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農產品供銷關系,通過定向采購、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構建消費扶貧定向合作長效機制,有力帶動“生態智慧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再上新臺階。
(編輯:馮珊珊 來源:計科學院)
責編:馮珊珊 審核: 上傳: 發布時間:2021-05-02
上一篇:學校召開本科教學工作推進會
下一篇:傳承紅色基因 共謀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