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教師說】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代表徐鑫:以“生”“命”“科”“學”為脈,綻放絢麗人生
作者:徐鑫 來源:生命科學學院
以“生”“命”“科”“學”為脈,綻放絢麗人生
——在生命科學學院2025屆畢業生學位授予儀式上的發言
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代表 徐鑫
各位領導、老師、家長朋友們,最可愛的2025屆畢業生們:
大家好!
南湖綠風起雙塔,楊柳垂絲系流霞。生科樓前綻菡萏,實驗室里熠芳華。
今天,我們相聚于此,共同見證生命科學學院又一屆學子的重要時刻。作為教師代表,我的心情既欣慰又不舍。欣慰的是,你們從幾年前青澀的種子,成長為今天枝繁葉茂的植株;不舍的是,這段陪伴與守望的時光即將畫上句點。今天我想以“生”“命”“科”“學”4字為脈絡,與你們分享生命的真諦、科學的使命以及未來的期許。
一、“生”:破土而出的勇氣,是生命的起點
“生”是生命科學的核心,也是你們與這座學院緣分的開始。
幾年前,你們懷揣對生命奧秘的好奇來到這里,像一粒粒種子播撒進土壤。記得你們第一次走進實驗室時的忐忑,第一次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分裂時的驚嘆,第一次為小白鼠注射時的手忙腳亂……這些瞬間,如同種子在黑暗中積蓄能量,等待破土的光明。
生命的起點,總是伴隨著突破自我的勇氣。
就像達爾文筆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不同的環境塑造了獨特的生命形態。你們中的許多人,也曾像那些拓荒者一樣,在未知中探索:有人組建團隊挑戰國家級大賽,用合成生物學解決現實問題;有人深入偏遠山區科普生命知識,用專業回饋社會;有人在實驗室徹夜未眠,只為驗證一個假設的可行性。這些經歷,讓我想起《物種起源》中的一句話:“存活下來的,不是最強壯的物種,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你們用行動證明:生命的成長不在于基因的完美,而在于適應與突破的勇氣。
今天,你們即將離開這片熟悉的“土壤”,但請記住:無論未來扎根何處,都要保持破土而出的銳氣。因為生命的價值,永遠始于直面未知的勇氣。
二、“命”:逆境中的韌性,是生命的底色
“命”字,是生命科學對宿命的叩問,更是對韌性的禮贊。
幾年中,你們經歷過實驗失敗的挫敗、數據偏差的困惑、課題停滯的焦慮。但正是這些“逆境”,讓你們像沙漠中的仙人掌一樣,學會了在貧瘠中汲取養分。
生命的韌性,源于對目標的執著與對信仰的堅守。
我曾見證一位同學連續3個月泡在實驗室做實驗,歷經了諸多艱難。但當團隊最終取得成果時,他說:“這段經歷讓我明白,科研的榮耀從不在獎杯,而在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的決心。”這讓我想起孟德爾的豌豆實驗:他用8年時間觀察數萬株豌豆,才揭開遺傳學的冰山一角。科學之路從無捷徑,唯有以韌性為舟,方能渡向真理之岸。
同學們,未來的職場與人生不會永遠是溫室。你們可能會遇到“結果被質疑”的困境,或是“理想與現實沖突”的迷茫。但請相信,逆境是生命最深刻的課堂。就像珊瑚礁在風浪中生長,你們的韌性終將讓平凡的日子綻放出奇跡。
三、“科”:探索的火焰,是科學的使命
“科”是理性之光,是生命科學人永恒的信仰。
幾年里,你們從背誦課本的學子,成長為用科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探索者。無論是通過CRISPR技術編輯基因,還是用生態模型預測物種變遷,你們已觸摸到科學改變世界的脈搏。
科學的使命,在于以謙卑之心追問真理。
猶記得一位同學在畢業論文中寫道:“當我發現自己的假設被數據推翻時,我反而更加敬畏生命的復雜性。”這種對真理的謙卑,讓我想起居里夫人——她畢生追求鐳的奧秘,卻始終將榮譽歸于科學本身。同學們,真正的科學家從不自詡為“權威”,而是永遠保持孩童般的好奇。
未來,無論你們投身科研、教育還是產業,都請牢記:科學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對人類福祉的關懷。
四、“學”:終身成長,是生命的永恒姿態
“學”是生命科學人的宿命,也是超越自我的階梯。
幾年間,學習讓你們掌握了知識的工具,但真正的學問始于畢業這一刻。正如莊子所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終身學習,是為了讓生命永遠“生長”。
我曾指導過一位學生,她在本科期間跨學科選修計算機語言,如今正用生物信息學破解癌癥密碼。她的故事印證了愛因斯坦的預言:“教育不是學習事實,而是訓練思維去擁抱變化。”未來的世界,AI可能取代實驗操作,但無法取代你們的創造力;Deepseek能整理文獻,但無法替代你們對生命本質的追問。
同學們,請像線粒體為細胞供能一樣,永遠為大腦注入新知識;像干細胞保持多向分化潛能一樣,永遠對未知領域敞開胸懷。唯有如此,你們才能在基因編輯的倫理爭議中保持清醒,在氣候變化的危機中提出方案,在人類健康的挑戰中擔當重任。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的離別不是終點,而是生命躍遷的起點。臨別之際,我想送你們四個“生命密碼”:
以“生”之勇氣開拓新局,如種子般在陌生土地扎根;
以“命”之韌性直面挑戰,如苔蘚般在絕境中創造綠意;
以“科”之精神探索真理,如各種code闡釋生命的奧秘;
以“學”之熱忱永葆青春,如端粒般延續生命的活力。
愿你們像mRNA一樣,攜帶理想的密碼,在社會的核糖體中翻譯出價值的蛋白質;愿你們像光合作用一樣,吸收困境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希望與能量的氧氣;學院就像中心法則的起點--DNA那樣既“循規蹈矩”,又期待你們的絢麗綻放。
謝謝大家!
責編:雷長生 審核:賀展 上傳:馮珊珊 發布時間: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