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院舉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開題報告會
作者:甘劍慧 童奕博 來源:經濟學院
3月6日下午,由經濟學院李波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2021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西部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機制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我校副校長段超、湖北省參事王海濤、湖北省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易凌云、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副處長李聚森、華中農業大學張俊飚教授、北京大學沈體雁教授、山東財經大學謝申祥教授組成專家團隊。我校科學研究發展院、經濟學院負責人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會議。
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覃瑞主持預備會。段超致歡迎辭,希望與會專家為項目研究提出寶貴建議。易凌云從政治、實踐、理論多方面肯定了該課題研究的重大意義,希望學校多方面支持課題組的研究,課題組要加強溝通,發揮協同優勢,產出高質量成果。
開題報告會由段超主持。李波教授從研究現狀、總體框架、子課題內容與思路、擬拓展的對外研究、研究方法、項目的重難點和成果形式與去向等方面對項目的研究思路及實施方案作了詳細介紹。各課題組成員對項目情況進行了補充匯報。經濟學院陳祖海、李天華教授,公管學院劉利副教授,湖北師范大學劉麗娜副教授分別從理論研究、疫情之下調研數據的獲取、社會和市場的協同治理及財政作用的定位對項目情況作了補充。廣西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胡超教授就如何抓住課題研究的重點予以落實作了強調。
與會專家對課題組的匯報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并與課題組成員展開討論。沈體雁圍繞課題理解、縮小研究領域、發揮新時代西部地區的比較優勢三方面提出建議,強調保持政策連續性的同時要注重政策的創新性,發揮經濟學的學科優勢,以鄉村產業振興為主線,完善產業鏈。王海濤指出了項目研究的重點、亮點、難點,強調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意義,充分肯定了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五大振興”對項目研究的積極意義,指出了西部地區作為項目研究的亮點在大數據背景下廣闊的發展前景。謝申祥指出,要把握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豐富內涵及區別,將政治學理論的研究方法與項目研究充分結合。李聚森表示,該課題研究重點明確,工程體量大,需要充分發揮西部地區產業的優勢,針對短板問題要發揮財政的作用,重視協作,突出市場的主導地位和作用。
課題組成員表示,本次開題報告會的舉行為后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同時推動了校內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交流,對學院課題申報水平的提升和科研工作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責編:劉虹 審核:潘文君 上傳: 發布時間: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