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首屆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學術年會暨2022年北京大學《空間計量經濟學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開幕式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此次年會以“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區域發展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我校經濟學院和中國區域科學協會主辦,湖北全面小康研究院、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精準扶貧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出版社、《經濟地理》雜志社、我校學報編輯部和科學研究發展院等單位協辦,線上線下逾千人參會。科學研究發展院院長覃瑞主持開幕式。
我校校長李金林致歡迎辭,介紹了學校概況以及涉及“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區域經濟發展與融合”等方面的成果與貢獻。他指出,空間經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空間計量與社會計算已經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必備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致辭,介紹了區域科學與空間計量經濟理論淵源與應用研究發展現狀,高度肯定了其對于促進經濟學和社會科學解決城市或地區等空間問題的能力提升、運用空間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為城市化和區域發展決策提供科學支撐等方面的重大現實價值與意義。

年會現場。李潔攝
年會現場,北京大學沈體雁教授、南開大學王群勇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黃波教授、復旦大學萬廣華教授、武漢大學秦昆教授、我校經濟學院院長李波教授等6位專家學者作了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證應用方面的主旨報告。報告圍繞會議主題,內容涉及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新發展、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辯證與統一、時空加權回歸方法與應用、空間計量經濟學及其理念在城鄉分割與雙循環、全球尺度地理多元流的網絡化挖掘與關聯分析、縣域脫貧的經濟影響效應等方面的實際應用與拓展等多方面,探討推動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的新發展、新意蘊、新應用與新對策。李波教授從科學研習空間計量與空間統計理論與方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與城鄉融合等方面對會議作了總結。
年會結束后,2022年北京大學《空間計量經濟學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于7月12日至15日在我校舉辦。課程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形式,共有國內外高校青年教師、在讀碩博生等百余人參加。據悉,北京大學《空間計量經濟學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已連續舉辦6屆,共有2000余名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碩士生、博士生和青年學者參加。該暑期學校已成為包括中國經濟學、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管理學等空間相關學科的一張學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