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聚財、為民收稅”,這八個燙金大字不僅是稅務工作者的職責宣言,更是我校數學與統計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17級校友張瑋琦的行動指南。
2021年盛夏,他帶著民大四年浸潤的熱忱與嚴謹,背著裝滿專業書籍的行囊,踏上返回故鄉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火車,成為國家稅務總局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的一名基層稅務人。在金川工業園區辦稅服務廳的方寸窗口前,他從初出茅廬的新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骨干,用真心服務納稅人,用堅守詮釋青年擔當,讓青春在守護稅徽的事業中綻放光彩。

初入崗位:筆記本里的“成長密碼”,把大廳當“第二課堂”
2021年8月,剛走出校園的張瑋琦,站在金川工業園區辦稅服務廳的門口,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數理專業的邏輯思維能力如何轉化為辦稅服務的實操本領?面對納稅人復雜多樣的辦稅需求,自己能不能扛住壓力?他把這些疑問寫在筆記本的第一頁,也把“多學、多問、多練”的誓言刻進心里。
為了更快速地融入工作,他主動申請輪崗學習,從綜合服務崗的申報輔導到發票管理崗的申領審核再到發票代開崗的征收開票,每一個崗位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辦稅大廳里,總能看到他捧著筆記本穿梭的模樣:納稅人電話詢問“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電子稅務局如何辦理”,根據前輩回答他立刻記下流程要點;前輩處理增值稅防偽稅控設備業務,他站在一旁仔細觀察操作步驟,再對著系統反復模擬。
“剛入職的那個月,最怕聽到納稅人問‘這個業務我該怎么辦’,現在再聽到這句話,腦子里會立刻蹦出解決方案。”回憶起成長蛻變,張瑋琦笑著翻開那本筆記本——扉頁的疑問早已被劃去,取而代之的是“今日已學會3項業務”“幫5位納稅人解決業務難題”的成就感記錄,這密密麻麻的字跡,正是他從“校園人”到“稅務人”的見證。
服務初心:一杯水的溫度,把“麻煩事”變成“放心事”
“心系納稅人,服務零距離”,作為直接面對納稅人的一線人員,張瑋琦深知,辦稅窗口不僅是業務辦理的平臺,更是傳遞稅務溫度的橋梁。
去年冬天,一位頭發花白的阿姨冒著寒風來辦社保繳費,對著手機反復操作卻一再失敗,急得眼圈發紅。張瑋琦立刻起身,先扶阿姨坐在休息區,遞上一杯熱水:“阿姨您別慌,我幫您一步步弄,肯定能辦好。”他蹲在座位前,手把手教阿姨輸入身份證號、選擇繳費檔次,還把操作手冊拿給阿姨:“下次您要是不方便來,讓孩子照著這個步驟在家也能辦。”當阿姨成功繳費后,緊緊拉著他的手說“小伙子,你比我家孩子還耐心”時,張瑋琦的心里暖洋洋的——他知道,這份認可,比任何榮譽都珍貴。
落實“首問責任制”時,他從不把“這事不歸我管”掛在嘴邊。有次納稅人誤將第四季度增值稅申報表數據申報更正成了第三季度,直到繳款后才發現問題,急得在大廳轉圈。張瑋琦一邊安撫對方情緒,一邊重新提交申報錯誤更正申請,并聯系后臺退稅審核人員,詳細說明情況,全程跟蹤進度,直到錯誤繳納的稅款退回至納稅人賬戶。“您放心,只要問題到我這,我肯定幫您盯到底。”這句話,他常對納稅人說,也用行動兌現著。
疫情堅守:40個日夜“孤勇者”,守護560家企業發票生命線
2022年的冬天,疫情突襲呼和浩特,城市按下“暫停鍵”。街道空無一人,商鋪閉門謝客,而金川工業園區辦稅服務廳的一盞燈,卻在靜默中始終亮著——那是張瑋琦值守的身影。
“當時接到值守通知,我沒多想就答應了。發票是企業的‘生命線’,要是斷了,很多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會受影響。”就這樣,張瑋琦開啟了長達40天的“閉環值守”。那段時間,辦稅大廳里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咨詢電話和他敲擊鍵盤的聲音。最忙的一天,他接了近50個電話,“您別急,線上也能領發票,我教您怎么操作”“您把資料準備好,我幫您遠程審核”……相同的話重復了上百遍,聲音沙啞到說不出話,他就含著潤喉糖繼續堅持。
40天里,他為560家企業辦理了發票申領、遠程審核等業務,守護著560戶企業的“發票生命線”。當城市重啟時,他用實際行動提交了一份“服務零斷檔、業務零延誤”的完美答卷。

疫情值守中的張瑋琦。
國慶“逆行”:一張發票的緊急馳援,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如果說40天的堅守是責任使然,那么2021年國慶假期的一次“逆行”,則詮釋了他刻在骨子里的擔當。
那天,張瑋琦正在家休息,突然接到專管員的電話:“有一家企業的會計從市區趕過來,急需領用發票,要是今天辦不了,企業幾十萬的款項就到不了賬,資金周轉就麻煩了!”掛了電話,張瑋琦沒有絲毫猶豫:“讓納稅人直接去大廳,我馬上到!”一直等到下午三點,納稅人匆匆趕來,他早已準備就緒,快速高效地辦理了發票領用業務,納稅人握著他的手連聲道謝。那一刻,張瑋琦覺得,所有的犧牲,都化為了值得。
職業信仰:讓稅徽在平凡中閃耀,做政策落地的“擺渡人”
如今,張瑋琦的辦公桌上又多了兩樣“寶貝”:一本寫滿政策解讀的“便民手冊”,一張記錄高頻問題的“辦稅指南”。“現在政策更新快,納稅人可能來不及了解,我多整理一點,他們就能更方便一點。”他會利用休息時間,把最新的“企業稅收優惠”、“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翻譯成更加通俗易懂的“大白話”;遇到納稅人反映的常見問題,他會分類整理解決方式,分享給同事,和大家一起提升服務效率。
“稅徽雖小,卻連著國家發展和百姓生活。在基層崗位上,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瑣碎,但只要能幫納稅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鐘,讓國家的優惠政策真正落地,我的青春就有意義。”說這話時,張瑋琦胸前的稅徽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那光芒里,有他對稅務事業的熱愛,有對納稅人的真誠,更有新時代青年扎根基層、奉獻國家的堅定信仰。

深入企業交流的張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