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11月8日,民社學院以“澤霖講壇”為平臺,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講座,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中山大學周大鳴教授,蘭州大學王希隆教授等專家應邀擔任主講人。
王延中教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關系分析”為主題,從物質與精神、共同性與差異性、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這4組關系出發,闡述了如何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大關系。周大鳴教授以“從瑤族看中華民族的形成”為主題,從民族形成、族群互動、民族特色等3個方面論證了瑤族何以自然發展成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王希隆教授以“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考察”為主題,從中華民族的起源、華夏族的形成和華夷五方格局、漢族形成與自在時期中華民族的發展3個方面闡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
民社學院負責人表示,此次系列講座從多角度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路徑,進一步濃厚和促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研究,為學院教師申報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做了各方面準備。在此次系列講座的基礎上,學院組織召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選題論證會,對相關15個選題進行預申報論證,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