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武漢大學哲學院汪信硯教授、李佃來教授、袁銀傳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王雨辰教授4位長江學者,應邀為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研究生及大一至大三年級本科生作“學術人生”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金洲教授主持。
汪信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求學和工作經歷,強調在學習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做到“學馬信馬”,堅定和熱愛所學專業(yè),二是要在“信”的基礎上不斷努力不斷鉆研。李佃來教授指出,在當代,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要從人類歷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的現實和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等方面來把握。只有理論同實踐和歷史相結合,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才能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袁銀傳教授重點強調了學習馬克思經典著作的方法:一要鍛煉外語運用能力;二要在研讀經典著作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三要做到通讀與精讀相結合,深入思考不同層次之間和不同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思維水平和思維品質。王雨辰教授著重談了哲學專業(yè)在過去所遭遇的現實困境和當前的發(fā)展現狀,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生的態(tài)度,影響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格局之大小、境界之高低,希望同學們加強對哲學原著的學習,特別要多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
楊金洲對講座作了總結。他指出,4位教授以風趣幽默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道理,正基于他們深厚的學術功底,而酸甜苦辣的人生回味則飽含“長江學者”教書育人的殷切期望、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他認為,4位教授的講座相互聯系相互承接,共同完成了本次精神領航,希望同學們把這些觀點、方法和精神貫穿在學習中,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努力經營自己的學術人生。
(編輯:劉虹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