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2021-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設的研究生公共選修課已確定(課程簡介附后),為做好網上選課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課操作步驟
研究生公共選修課一律實行網上選課。研究生選課時請登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在“課務管理”-“課程網上選課管理”,打開“方案外課程”,點“選擇”選定課程。
二、選課時間
2021年10月18日至10月28日
三、注意事項
1.本次選課不受個人培養計劃學分限制,選滿(修滿)學分的在校研究生都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課。前期已選跨學科課程的研究生,在選公選課之后,可在研究生管理系統培養計劃修改申請退跨學科課程,或者修讀一門跨學科課程、一門公共選修課。
2. 選課時間截止后,研究生院將根據選課人數確定實際開課課程,并予以公布(含上課時間和地點)。未達到開課人數的課程將不予開課,相關研究生可改選其他課程。
研究生院
2021年10月15日
附:2020-2021學年度第二學期擬開設公選課簡介
1.課程代碼 158000037 保護生物學 面授課 課程類別:思維拓展類(20-50人)
課程簡介: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已經成為當前重要國際環境問題之一,近二三十年來保護生物學學科在國內外發展較快,世界各地都相繼開展該領域的研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理論體系,以及保護實踐方法。了解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的基本途徑和方法等是這門課程所要探討的問題。保護生物學是在其它相關學科(如基礎生物學、生態學、動物學、植物學、遺傳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律學等)的基礎上、并有機融合了眾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發展起來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物學不僅僅是專業從業人員的職責,更是大眾參與的公眾科學,本課程擬通過課堂教學、文獻討論、影像資料、典型研究案例剖析等方式,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和特點、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重性及其面臨的威脅、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措施和實踐。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養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先進理念、促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的激情。
教師簡介:夏婧,植物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植物繁殖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目前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著有專著2部。
2.課程代碼158000039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 面授課 課程類別:思想政治類(20-50人)
課程簡介:課程主要內容。救國時期(1921-1949)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興國時期(1949-1978)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富國時期(1978-2012)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強國時期(2012年至今)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理論與實踐等專題。各專題內含: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理論、政策、實踐、成績等具體內容。課程主要特點。一是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是講授與討論相結合。
教師簡介:詹全友,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先后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1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20余部;成果獲省部級研究成果獎共四次。2020年被學校評為第七屆“三育人”標兵。
3.課程代碼 158000040 深度學習基礎理論與Python編程實踐 面授課 課程類別:研究方法類(20-50人)
課程簡介:深度學習作為機器學習的一類,它們的形式通常為多層神經網絡。近年來,仰仗著大數據集和強大的硬件,深度學習已逐漸成為處理圖像、文本語料和聲音信號等復雜高維度數據的主要方法。本課程結合數學、代碼和樣例讓深度學習變得觸手可及,并不要求具有高深的數學或編程背景。主要內容有:Python編程和數學基礎、Pytorch深度學習框架、多層感知機、卷積神經網絡、計算機視覺中的典型任務。
教師簡介:唐奇伶,男,1973年出生,2007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醫學影像分析與深度學習等方面研究。在國際、國內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中國科學等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
4.課程代碼158000038 運動心理學 面授課 課程類別:藝術體育、思維拓展類(20-50人)
課程簡介:《運動心理學》是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規律的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應用性分支學科,是體育學的基礎課程,是體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相結合的產物,是體育科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支柱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對于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和大眾健身有著重要意義。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研究生了解體育運動領域的心理現象,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培養對運動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備綜合運用運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解決體育運動實踐問題的基本能力,并將這種能力遷移到學習、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提高體育人文素養,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簡介:于志華(1968-),女,山東龍口人,武漢體育學院應用心理學碩士,上海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學與教學管理專家成員,湖北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心理學前沿》編委。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訪學。
5.課程代碼158000004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解讀與研究 面授課 課程類別:人文素養類(20-50人)
課程簡介:本課程通過講解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分析其中的主要思想和現代價值,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提高研究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思維水平,感受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思想魅力。
教師簡介:楊金洲,男,教授,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團隊負責人。湖北省高校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培育計劃獲得者。研究專長為馬克思主義原理原著。
6.課程代碼158000028 生命科學概論 面授課 課程類別:其他(非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20-50人)
課程簡介:本課程對非生物類專業的學生普及生命科學知識,使他們對生命科學主要研究領域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發展趨勢及生命科學與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關系有較完整的認識。本課程以“生命”為核心,將“生命-人類-社會”作為主線;從生命科學概述、生命起源與人類演化、人類生命的質量、人類生命的延續、人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生物技術及其應用等六方面開展,突出生命科學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教師簡介:李曉華,男,教授,研究方向為微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獎項4項,已發表論文100余篇。
7.課程代碼158000012 臨床醫學概論(20-50人) 面授課 課程類別:思維拓展(20-50人)
課程簡介:本課程主要講解臨床診斷學、內科、外科、婦產科以及傳染科常見疾病的癥狀體征及治療的綜合醫學知識,讓非醫學生對醫學和醫院有較為系統的了解,對常見疾病有清楚的認識。
教師簡介:李臣鴻,男,教授,美國和加拿大學習工作3.5年,研究方向為疾病機制研究以及藥物研發等,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主講《病理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細胞電生理實驗技術》等。
8.課程代碼 158000041 女性主義視角家庭教育研究 面授課 課程類別:其他(20-50人)
課程簡介:授課對象:女性研究生,基于女性主義視角,作為未來的母親,如何在研究生階段通過家庭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以便走出校園后能夠順利轉換角色,從女兒角色轉變為母親角色,更好地處理家庭中的角色矛盾和沖突,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母親。通過學習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使研究生能正確面對婚姻、愛情和家庭問題,有利于新時代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簡介:畢正宇,女,漢族。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學位。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育學院訪問學者?,F為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政策、教師教育、教育管理基本理論。先后主持與參與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出版專著一部《教育政策執行模式研究》,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9. 課程代碼158000042 交響音樂賞析 錄播課程網絡授課 課程類別:藝術體育類(50-100人)
課程簡介:該課程通過對交響音樂的歷史介紹、對交響樂隊的樂器組成和樂器認識、音色形制等辨識以及對交響音樂欣賞所具備的基礎知識介紹、對交響音樂各種體裁的了解和經典音樂的賞析,使學生接受高雅音樂藝術的浸染,培養其藝術審美能力、激發其創新思維靈感、提高其多元綜合素質,同時以音樂為橋梁,了解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思想思維、人文社會等關聯背景和因素。以知識性與趣味性、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為特色,采取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步驟,從基礎到頂層、從共性到個性、從鑒賞到啟迪、從訓練到頓悟,通過中西音樂文化的對比以及對音樂深層內涵的感受和鑒賞,切實培養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受眾群體的藝術素質,啟發創新思維的真正源泉,深化素質教育的內涵真諦。
教師簡介:曹耿獻,女,副教授,現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音樂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哲學博士,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碩士?,F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陜西音樂家協會會員、教育部社科基金評審專家、陜西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評審專家等。2013年在上海音樂學院訪學一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巴特勒音樂學院訪問學者。先后承擔《交響音樂賞析》、《音樂鑒賞》、《音樂律動與創造》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在國際刊物、CSSCI以及國家音樂核心類期刊等發表論文近20篇;主持和參與各級各類課題20余項;獲獎近20項,其中教育部獲獎1項(二等獎)、全國獲獎10項,省級獲獎5項、西安市獲獎1項等。作為主編、副主編等已出版教材6部,作為第一參與譯譜人出版《西安鼓樂古曲譜集》1部。迄今為止,所撰寫的學術論文已應邀參加國際會議7次。
10.課程代碼158000031 藝術導論 錄播課程網絡授課 課程類別:人文素養類(50-100人)
課程簡介:藝術導論是一門系統研究藝術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本課程主要講述了藝術的本質與特征、藝術的起源、藝術的功能、文化系統中的藝術、藝術的種類以及從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等方面知識,引導學生從美學和文化學的角度來研究藝術,力求探索和發掘藝術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他們的個人藝術修養。
教師簡介:彭吉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國家教材委專家、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藝術學概論(第四版)》,以及這門視頻課專門的配套教材《藝術鑒賞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等。
11.課程代碼158000030 職業探索與選擇 錄播課程網絡授課 課程類別:就業指導類(50-100人)
課程簡介:職業的選擇與發展是人生的重要選擇之一,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職業探索與自我探索。通過本課程,可以學習職業決策的思維與技術,學習適應自身和外界的快速變化,學習平衡理想與現實、工作與生活的多重角色,掌握求職技巧,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驗證、修訂職業目標。
教師簡介:金蕾蒞,女,副研究員,現任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職業發展教育研究室主任。2011年獲首屆全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比賽特等獎;2014年當選為清華大學“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老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