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2025年南湖青年學者論壇公告
一、論壇簡介
為匯聚一批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圍繞學術熱點和前沿問題展開研究,推進學術創新與交流合作,加速學院“雙一流”建設步伐,學院計劃于2025年6月10日-12日舉辦2025年南湖青年學者論壇。
論壇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境外學者通過線上形式,境內學者通過線下形式),舉辦學術研討會、人才洽談會和實地考察活動。
二、專業方向
藥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生藥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微生物藥物學、合成生物學、醫藥化工、中藥學、生物學、食品科學、納米材料、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領域交叉學科融合等相關研究方向。
三、報名條件
1.學歷要求:一般應有本專業本科、博士學習經歷,2025年12月之前取得相應學歷學位(含擇業期應屆畢業生)。
2.年齡要求:講師,35歲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副教授,40歲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教授45歲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業績特別突出者年齡可適當放寬。
3.類別:
(1)高層次人才(學科或方向帶頭人):具有在海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學習或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經驗;近五年承擔過國家級科研項目或在本學科及相關專業領域取得一系列被海內外認可的標志性研究成果;具有成為該學科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2)普通師資:具有在海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學習或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經驗;近5年須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中科院分區2區TOP論文4篇以上,其中1區2篇;或主持獲得國家級項目,且發表2區TOP論文2篇,其中1區1篇。發表本學科頂刊論文者,條件可適當放寬。能承擔藥學相關專業的理論和實驗課程教學任務。
四、日程安排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
|
全天 |
報到 |
2025年6月11日(星期三) |
|
上午 |
論壇開幕式及學術報告 |
下午 |
學術報告 |
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 |
|
離會 |
五、差旅食宿
1.論壇期間的食宿由學院統一安排。
2.學院為參加線下論壇的學者報銷境內往返交通費(旅票自訂,保留相關票據提交至會務組,論壇結束后實報實銷,機票限報經濟艙,高鐵限報二等座)。
六、申請流程
報名:請符合條件的青年學者于2025年6月2日前向會務組報名,報名簡歷發送至郵箱:
邀請:學院將于6月4日前發送邀請函,請及時查閱報名時自己的郵箱。
確認:受邀者收到邀請函后,請于2025年6月6日前填寫回執。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楊艷羚 13986202259
陳 博 18995511813
郵 箱:yxy@scuec.edu.cn
歡迎海內外青年學者踴躍報名!
藥學院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成立于2008年,現有藥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中藥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中藥專業學位碩士點,藥學學科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設有藥學、藥物制劑、藥物分析、化學生物學4個本科專業。現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600余人。
學院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7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7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51名。教師入選“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國家萬人計劃青拔”“楚天學者”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人才21人次。民族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藥物化學教研室獲評“湖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民族藥學團隊獲評“湖北省優秀教學團隊”,民族藥學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院黨委入選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藥學黨支部和藥物制劑教師黨支部分別入選教育部第三批、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
學院擁有優良的教學科研平臺。學院實驗室總面積約10000㎡,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7000萬元(包括600M、500M超導超低溫探頭核磁共振儀、Obitrap LC-MS/MS高分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現有國家級民族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民族藥學三級實驗室、武陵山區特色資源植物種質保護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民族藥物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藥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藥物制劑、藥物分析、化學生物學獲批湖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獲批1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本科生年均升學率、就業率達40%和95%,碩士研究生就業率近100%,5名碩士研究生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公派留學讀博。連續多年獲評學校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教改成果獲第九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特等獎,被《湖北日報》專題報道。
學院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開展科學研究。近年來學院累計承擔科研項目300余項,批準經費達1.4億元,其中縱向到賬經費8000余萬元;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72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00余項,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項;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獲批2件新藥臨床批件;合研新藥4個。在Angew Chem Int Ed、Hepatology等期刊上發表論文600余篇,出版專著11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2項(一等獎6項)。
學院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開展社會服務。獲聘1名科技副縣長、2名產業顧問、3名三區科技人才、4名駐村隊員、15名科技副總或科技特派員,5人獲省級表彰;21人簽約義務服務三農;5年內新增企業橫向課題91項。產出以兩版艾葉國際標準、道地藥材品質與土壤關系示范性圖譜平臺、藥材產地溯源AI系統為代表的多項應用型創新成果,其中艾葉標準引領艾產業提質增效,助推大別山革命老區蘄艾品牌價值升值60億元,并被轉化成多國國家標準。
學院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承“萃物求精、煉性達仁”院訓精神,砥礪奮進,開拓創新,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藥學院。
作者: 責編: 審核: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