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藥學院主動作為,積極服務學生成長發展,持續提供人文關懷,通過指導學生考研就業、提供成長指導、開展心理疏導等,引領學生積極面對學習生活中各類挑戰。
就業和考研升學是畢業班學生的重要去向,班導師盡己所能幫助學生。春季開學以來,院黨委副書記、藥物制劑1802班班導師方明,已經收到許多畢業生發來的求職簡歷。他長期從事就業指導授課,結合授課經驗和畢業生工作經驗,修改了30多份學生簡歷。不少學生在他的指導下,順利入職藥明康德、九州通等知名藥企。除了求職就業,不少學生選擇了考研。“真的沒有想到!在經歷過多次失敗后,我終于成功了!”畢業班學生孫嘉英這樣感嘆。藥物分析1801班的孫嘉英在一志愿考研失利后,一度陷入緊張和彷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但幸運的是,他得到了班導師張星的多次面談和電話交流。正是在校園里談話、電話里交流,孫嘉英鼓足了勇氣參加調劑,最終成功錄取為我校中藥學專業研究生。

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引導學生成長成才,是老師們時刻放在心上的事。藥學1903班的李佳皓正在準備參加學校“五四”青年標兵答辯,但她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優秀,也缺乏一點信心。班導師江瑩給了學生很大鼓勵,多次指導修改PPT,這讓李佳皓備受感動。李佳皓認為,“無論能不能成功,我都會按照江老師的建議,盡最大努力去爭取,這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藥學1901班班導師艾洪蓮副教授,被學生稱作“知心大姐”,她經常帶領班級學生到南湖運動場跑步,一邊跑一邊談心,為學生解疑答惑,給學生提供建議。“或許不是我的經驗起了作用,可能是學生們說出心里的想法,問題就解決了一半。”艾洪蓮這樣認為,“有不少學生會問到職業發展,聊天有助于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
開展潤物無聲的心理疏導是老師們經常開展的工作。肖新才教授在學校已經工作16年,他對學校的一草一木充滿了感情,更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一名學生近期出現了心理波動,常常陷入情緒低落狀態,他嘗試通過日常交心來幫助學生。除了在實驗室指導實驗,肖老師經常陪著學生一起去食堂吃飯,在路途中悉心咨詢學生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樂觀面對各種問題。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學生開始變得樂觀,臉上也多了笑容。
大學之道,在立德樹人。藥學院將堅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學生健康成長、發展成才開展工作,將人文教育融入管理服務,努力提升學生管理服務的溫度,為學生創造安全、健康、樂觀的成長環境。
作者:文心
責編:張星
審核:江瑩
上傳:張星